這用心彈奏的琵琶聲美妙得就像樹上的黃鶯鳥那清脆的叫聲一般,似乎每一聲都在向良人傾吐心聲:你一定要早點回來,一定要早點和我團聚啊。我在家裏會一直等著你。我願做你心頭的一朵花。這花,既形容美人擁有美好的容顏,也形容時光短暫,青春容易逝去——這樣一看,不忍離別之意顯得更加直白、深刻。

    癡心的人兒在這樣一個美好的夜晚相互告別,最後女子想要告訴良人的話是:“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

    溫庭筠是花間派中成就頗高的人,而韋莊的貢獻相較於他,並不次之,因此兩人被人並稱為“溫韋”。此二人在詞作的內容上其實並沒有多大差別,所寫的內容不過是男歡女愛、離愁別恨。隻不過在用途上,兩者之間還是有些許差別:溫庭筠所寫的詞作大部分都是供歌伎演唱,因此個性不太獨特、鮮明,而韋莊所寫的詞則大多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曆,用作感情的抒發,比如《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等五首就是學習白居易《憶江南》的寫法,按照自己在江南的所見、所聞,與自己在戰亂年代所飽受的相思之苦極好地融合在一起,因此寫出的詞作容易使人產生共鳴,讀起來也感覺貼近生活。

    在文字風格上,兩人的詞作也有明顯的差別:溫庭筠的詞追求濃豔華美,而韋莊則總是使用清新、流暢的白描筆調,因此呈現出來的感情總是稍顯真摯、深沉,令人感覺親切。

    而且,韋莊的一些詞深受民間詞的影響,寫得比較直接決絕。比如上一首《思帝鄉》“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在營造出一種女子率真的氣勢時,其實也營造了一種深度的憂傷、擔憂,因此許昂霄《詞綜偶評》這樣評價韋莊寫的詞,“語淡而悲,不堪多讀”。

    總之,這首詞是韋莊對自己曾有過的一段豔情生活的回憶,是一幅夜闌泣別的凝重畫卷。紅樓、香帷、香燈、琵琶以及那位哭到淚眼朦朧的美人兒,這一切的一切,不知是否已成為韋莊日後漂泊感到孤苦無依時的唯一一點溫暖?但不管如何,都應記得,當時離別,也是深情拳拳。

    隻是不知道,那如花似玉的人兒,可還在等她心上的良人嗎?卻也不知,這位良人是否真的能夠回到她的身邊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