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智力不僅用於對事物進行精確的觀察和簡單的推理,還有更加偉大的工作等著它去做。藝術想象也是以現實為基礎的。與但丁、彌爾德、歌德、拉斐爾、瓦格納等非凡人物相比,我們所從事的工作顯得十分渺小,因為那些人都是曠世奇才,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推理能力都要高人一等。但是,我們也有自己獨特的想象力,也能用頭腦構建出美好的東西。我們也能夠製作出風格各異的藝術品,寫出韻律優美的詩歌和樂章。隨著這種本能一步步發展起來,一個巨大的藝術寶庫也漸漸被建立起來。心靈世界創造的多樣化世界保護著我們和我們的精神需求。

    除了有形的、現實的觀察工作,我們還會從事創造性的工作。這些創造性的工作能使我們遠離喧囂,得到寧靜和平和。

    每一個人都能在自己能力允許的情況下進入一個更高的境界,但這並不意味我們可以憑空將藝術品創造出來。創造也是組合的一種,它是一種對原始材料進行構造的過程。我們通過感官將周圍的感官材料進行記錄,然後將這些信息收集到我們的大腦中,重新組織。正如一條古老的公理中所說的:我們的才智都早已存在於感官中了。在經驗的限製下,我們無法想象出我們沒有見過的東西,也無法解釋清楚我們沒有經曆過的事情。我們都知道,米開朗基羅是一位想象力非常豐富的畫家,但他筆下的上帝卻隻是一位威嚴的、長著胡須的老人,其相貌與常人無異。

    對於那些生來雙耳失聰且雙目失明的人而言,想要對事物產生具體的概念是不可能的事。我們都知道,一個天生的盲人會用聲音來形容顏色,在他的世界中,五彩斑斕的顏色就是錯綜複雜的聲音。當我們說到紅色,他們的腦中會響起喇叭的聲音;當我們提到藍色,他們的腦中出現的就是小提琴的演奏。而對於天生雙耳失聰的人來說,顏色就是所有聲音的代替。並不是所有的器官都有助於我們想象力的形成,隻有個別器官能夠起到激發想象力的作用。比如音樂家擁有十分敏銳的聽覺,他們能夠用聽到的聲音描繪出整個世界。

    夜鶯在林中婉轉低鳴,雨水打在鄉間的小路上發出的聲響,這些聲音都能激發作曲家的想象力,進而變成一支動聽的曲子。不同的作曲家會對同樣的場景產生不一樣的感受,有的作曲家聽覺器官比較敏感,他們在作曲時會注重對景色的表達;有的作曲家視覺器官比較敏感,他們在作曲時就會注重對形狀與色調的表達;還有的作曲家觸覺器官比較敏感,他們在作曲時會注重對事物運動的狀態或柔韌程度的表達。

    想象的產生基於一個特定的感官基礎,所以,想要對我們感官的事物與現象進行觀察,進行感官教育是基礎。感官教育能夠幫助我們收集外部世界的、能夠讓我們產生想象的物質材料。想象必須與現實相關聯。當富於想象力的創造能與現實和外部世界緊密相連時,它就能創造出更高的價值。

    在諸如《神曲》一樣的一流文學作品中,充斥著很多豐富而奇妙的比喻。在進行創作之前,作者的腦子裏總會先充滿豐富的素材,然後將這些素材進行比較,最後用最適當的字句把自己所想象的東西形容出來。作家和演說家們的想象力十分豐富,他們擁有淵博的知識和清晰敏銳的思維,總是能夠把自己的想象和現實聯係起來,所以他們被人們稱為天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