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淘剛剛上小學一年級,他十分喜歡亂買東西,可謂是不折不扣的“購物王”。每次媽媽來接送他上下學的時候,隻要一看到校門口小攤上那些玩具和零食,他就邁不動腳步了,除非買下一兩種東西,否則他就不肯走。

    好買東西,這一點媽媽還能接受。可是最讓媽媽頭疼的,是淘淘買東西太過跟風。每當他看到其他孩子有新的玩具時,一定要纏著媽媽買,也不管那個東西是不是自己喜歡的,是不是自己需要的,一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架勢。

    記得有一次,淘淘說要買一個粉色的鉛筆盒,媽媽笑著說:“淘淘,你是個男孩子啊,怎麽要買小姑娘粉色的鉛筆盒?”

    淘淘撅著嘴說:“因為班裏流行!我同桌小剛就買了!”

    媽媽說:“可是,你們不覺得這有點太女孩子了嗎?”

    淘淘說:“不覺得,隻要大家都有,我就要買!”

    “那如果有同學家裏有車,天天都是家人開車送她上學,你怎麽辦?”

    “那你們就必須買車!我也要汽車!”淘淘大聲地說道。

    看著這樣的孩子,媽媽一時竟然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看著淘淘這樣的孩子,父母們是不是覺得頭都大了?的確,現實中這樣的孩子還有太多太多,他們在買東西的時候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喜歡亂花錢。總是別人買什麽自己也買什麽,盲目地跟風,沒有自己的立場。這樣的現象,必然導致了孩子大手大腳,必然導致了財商的低下!

    於是乎,很多父母的棍棒教育開始了。也許,這種方式的確奏效,可是它的副作用也顯而易見:孩子變得越來越懦弱或叛逆,再也不願和父母交流。結果,孩子的財商沒有提高,情商也被毀滅了!

    麵對這樣的孩子,父母應該有怎樣的一種心態?首先,父母要理解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和心理趨勢,並非沒有一點可取之處。孩子愛買東西,也許是他真的需要一些東西來作為慰藉;孩子跟風買東西,是同伴之間彼此認同的一種方式,而且他們可以利用把興趣與注意力集中到該東西上以克服某種焦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