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的時候,合理地對金錢進行規劃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應該著重培養孩子這方麵的意識。

    對金錢的規劃,分為短期、中期、長期三種。短期理財是指在一個比較短的時間內的理財目標,如兩周。中期理財是指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內理財要達成的目標,如兩個月。而長期理財一般就是一個比較長的一個時間,也有可能是對一生的規劃。

    正是因為我們的一生中要完成的目標很多,讓孩子學會分階段規劃就顯得非常重要,即一個存錢、花錢的計劃。例如孩子想買一本漫畫書、一把吉他、換一輛新的自行車,這時父母不必給他們足夠的錢,而還是照常給他們同樣的零花錢。讓孩子自己定一下短期、中期和長期的打算,分析一下哪些是急需的,哪些是可以推遲買的。

    例如,可以把漫畫書作為短期的目標,把吉他作為中期的目標,把自行車作為長期的目標,之後通過自己的努力來達成這三個目標。在這之後,孩子可能就會把自己的一些零花錢節省下來,例如零食和不必要的玩具等,每天按照預先的計劃給自己的“賬戶”注入預計的資金。

    與此同時,孩子還可能會尋找其他的方式去賺錢,比如做家務、暑期勤工儉學,等等。這樣一來,孩子不但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且培養了他們的短、中、長期理財意識。

    既然金錢分期規劃這麽重要,那麽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製定分期計劃呢?就拿孩子的零用錢來說,我們可以幫助孩子規定短期用錢占50%,中期用錢占25%,長期儲蓄占25%。時間久了之後,孩子就可以清楚地明白自己每天的開銷以及應該儲蓄多少錢。通過樹立短、中、長期的理財意識,可以鍛煉孩子做出正確決定的能力。之後無論怎麽樣,孩子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目標合理地規劃每一分錢,父母也可以放心地讓孩子自己理財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