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出生在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裏,兄弟姐妹好幾個。10歲那年,馬龍的父親不幸出了車禍,全家的重擔都壓在了母親身上。馬龍非常懂事,小小年紀就知道幫助媽媽分擔家務。喂牛、做飯、照顧弟弟妹妹這些活他都幹得很熟練。

上學以後,幾個孩子的學費成了母親最頭疼的事情。看著媽媽愁眉不展的樣子,馬龍決定自己來賺取學費,看到附近有一家垃圾回收站,馬龍決定自己去撿垃圾來賣,一個假期下來,他不僅掙到了自己的學費,還貼補了家裏一些。在這之後,馬龍每年的學費基本上都是自己掙的。

長大以後,馬龍回想起小時候過的苦日子,他發誓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再過和自己一樣的生活,於是他總是賣力地工作,努力地掙錢,有一次,為了談成一筆投資項目,獲得豐厚的年終獎,他行賄了的相關的政府官員,最終鋃鐺入獄,失去了大好的前途。

有人說:這是一個缺乏信仰的時代,金錢已經完全滲透進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就像我們事例中的馬龍一樣,把自己的全部重心都放到了掙錢這上麵,最終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孩子也是一樣,在他們看來,爸爸媽媽有了錢,就可以給自己買好玩的玩具,有了錢可以買漂亮的衣服,還可以去遊樂場和外出旅遊等。

在如今的社會,有些父母經常給孩子灌輸了這樣的教育理念——好好學習,長大後賺取更多的錢。於是在很多孩子的眼中,錢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孩子心中就會有一種金錢萬能的觀點,把掙錢看做最重要的事情。

可是,現實生活並不是如此,有很多東西是我們沒辦法用金錢來買的。我們鼓勵孩子提高理財能力,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正確地看待金錢,並不是讓孩子成為金錢的奴隸。為了避免孩子進入這個誤區,父母應該從何哪幾方麵做起呢?

1.父母的言傳身教

父母無論在各個方麵都應該成為孩子的導師,榜樣的力量往往是非常重要的,在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的時候,父母可以這樣對孩子說:“你可以用金錢來購置一套豪華的別墅,但是卻買不回一個家;你可以用金錢買來一個製作精良的鬧鍾,卻無法買到流逝的青春;你可以用金錢買來一張舒適的床,卻可能治不好你的失眠;你可以用金錢買來一套測試題,但是卻買不回聰明的頭腦;你可以用金錢買回給同學的生日禮物,但卻買不到純真的友誼;你可以用金錢買到完善的醫療服務,但卻買不到健康的身體;你可以用金錢買到地位,但是卻買不回人們發自內心的愛戴;你可以用金錢買到他人的服從,卻難贏得別人的尊重。”

2.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

在孩童時期,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現在的孩子接觸金錢的機會比較多,難免被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象所影響,因此在教育孩子財商的時候,父母一定要關注這一點,當孩子有了不正確的金錢觀時,父母一定要多加以引導。

3.讓孩子看看那些反例

也許,我們的說教有時候並不能取得積極的效果,這個時候,我們不妨利用反例讓孩子明白金錢。就像巴克紮克的《歐也妮·葛朗台》,我們不妨讀給孩子聽。在這篇中,巴爾紮克先生塑造了一位讓人生厭的守財奴葛朗台,他正是那種“金錢奴隸”的代表。通過這樣的故事,孩子就會明白,做一個守財奴是最不幸的,成為金錢的奴隸是最讓人鄙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