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爸爸的話之後,小海用力地點了點頭。

    小海的奶奶的方法,顯然是一種錯誤的價值觀。在生活中,雖然一些人擁有很多的財富,但是他們過得並不幸福。他們總以為金錢是萬能的,可是到頭來卻發現自己最想要的是金錢所買不到的。

    對於孩子來說,提高他們財商的前提就是要樹立一個正確的金錢觀。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金錢固然重要,可是還有很多事情比金錢還要重要。金錢萬能論隻能引導孩子走上歧途,那麽父母應該怎麽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呢?

    1.告訴孩子哪些東西是錢換不來的

    要想讓孩子明白金錢不是萬能的,就要告訴他們有哪些東西是金錢買不來的。父母可以從孩子身邊的小事舉例,比如孩子的成績,還有真誠的友誼。隻有經過自己的努力才可能會取得好的成績,隻有付出真心才能得到友誼,這不是用金錢就能買到的。這方麵,有很多相關的兒童讀物,父母不妨買給孩子看。

    2.工作的意義不是為了錢

    有很多孩子都會單純地以為父母工作就是為了賺錢,父母還應該告訴孩子,除了金錢以外,我們還有更高層次的追求,比如自己的成就感自我價值的實現。父母可以這樣給孩子說:“每個工作都有自己的意義,警察是為了社會的穩定,軍人是為了國家的安全,法官是為了社會的公正,但從事這些職業除了會賺取一定的薪資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服務大眾。”

    隻有給孩子帶來正麵的影響,他才能建立健康的人格和財商。所以,我們不妨鼓勵孩子參加一些公益活動,讓他們親身體驗一下誌願者的工作,讓他們明白:為什麽大哥哥、大姐姐們努力地工作,卻不是為了錢。

    3.不要過分地看重金錢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把金錢看得太重,往往會讓我們失去一些重要的東西,如果一味追求金錢的滿足感,反而會讓我們喪失自我,對於孩子來說,我們鼓勵他們正確地理財,但並不是要宣揚一種金錢至上的觀點,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點。當然,這一點必須落在實際之上:家裏在買東西時,不要總是想著名牌、價格,而是應當從實用性和物美價廉的角度入手。隻有建立起積極的“潛移默化”渠道,孩子才能不過分地看重金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