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希望過平安寧靜的生活,隻是世間上有幾個人能真正在平安寧靜中歡度一生呢?人之所以不能在生活裏獲得平安寧靜,究其原因,不外乎受到外境的幹擾,以致影響內心。所謂“心隨境轉”,“心猿意馬”;因為不能“降伏其心”,又怎麽能獲得平安寧靜呢?

吾人若想平安寧靜地過日子,以下數點意見提供參考:

一、去除無明煩惱:人因為對真理不能明白,對自心也不能看清,因此雖然一心欲求平安寧靜的生活,卻被無明煩惱擾動得不能安住。這就如同一塊田地,煩惱的雜草叢生,真理的禾苗受到雜草影響,自然不能正常成長。所謂“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我們的心湖之水,被煩惱的風吹得翻攪不停,怎麽能獲得平安寧靜的生活呢?現在隻有遠離無明煩惱,讓心田恢複清靜,才有平安寧靜的生活可過。

二、放下得失好壞:我們的心受到外境影響,每天計較得失,分別好壞,以致內心不能平安寧靜。所謂“一翳遮眼,空花亂墜;但離萬象,即如如佛。”人一有好壞得失之心,就會患得患失,就會記好記壞。其實,人間一切,得也未嚐得,失也未嚐失;好的未必是好,壞的也未必是壞。得失寸心知,好壞難計較,吾人在紛紜擾攘的世間,能對是非得失放下一些,自然就能提起菩提道念,如此還怕不能過平安寧靜的生活嗎?

三、拋開人我是非:《金剛經》告訴我們,人要獲得平安寧靜,必得要“無我相,無人相”,必得要把是非妄念都能拋到一邊。因為萬般煩惱皆因有“我”,一切執著都為人我。假如能拋開人我是非,心中真能坦蕩蕩,空曠曠,則所謂平安寧靜的生活,不就當下即是嗎?

四、淡泊名聞利養:我們的心境,經常也被名聞利養給攪和得無法平安寧靜。其實世間的名聞利養,都是虛幻不實,是無法永遠存在的東西,但是我們卻加以追逐、攀緣、計較,如此內心哪能太平呢?假名虛利在聖人眼中,隻是一塊臭肉,我們卻一直追逐這塊臭肉,縱使吃得津津有味,但又怎能有益健康呢?所以淡泊名聞利養是獲得平安寧靜生活的必要條件。

五、遠離顛倒妄想:《般若心經》說:“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這是想要獲得平安寧靜生活的最好指南。所謂“顛倒”,就是我們把世間上的事理都看顛倒了。菩提佛性是真有,我們認為虛而不實;財色名利是惡事的本源,我們卻爭相執取。有的,我們認為沒有;無的,我們執著為有,一切都好像大夢一場,所以“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你要平安寧靜,就必須遠離顛倒妄想。

六、熄滅疑忌憤恨:多疑的心、嫉妒的心、憤怒的心、怨恨的心,時刻盤據在我們的心中,要想平安寧靜地生活,此實難矣!假如我們把心中的這許多汙染源都去除,把心中這些盜賊都給打敗,內心沒有疑惑而有正信,沒有嫉妒而有尊重,沒有憤慨而有平靜,沒有怨恨而有慈悲,何患不能擁有平安寧靜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