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皆空”在中國社會裏,不但是兒童都能琅琅上口的一句話,一般大眾所認識的佛教,也就是這一句“四大皆空”。“四大皆空”確實是一句真理,但大家會說,並不見得了解它的真實意義。“四大皆空”到底是哪四大呢?為什麽說四大都是“空”呢?一般人能把四大說成是“空”,但並不知道“空”的真義。“空”是建設“有”的,所以“四大皆空”其實也是“四大皆有”。

所謂“四大皆空”,“四大”就是組合宇宙人生的四種條件,第一是具有堅硬性的“地大”:宇宙大地有堅硬的土石,人體有堅硬的骨肉,樹木有堅硬的枝幹,房屋也有堅硬的鋼筋木材。有了“地大”還不夠,第二必然還要有潮濕性的“水大”:人不喝水怎能生存?樹木沒有水分滋潤就會枯萎,沙漠所以不能成長生物,就是因為缺少水分。第三是溫暖性的“火大”:人體要有溫度才能活著,萬物也要從暖性中成長,就是寒冰也有零下幾度的不同。第四是流動性的“風大”:人要呼吸空氣,萬物要靠空氣流通才能維持生命。

地、水、火、風,佛教稱之為“四大”,世間萬事萬物都要借此四大因緣和合才能存在,所謂“緣聚則成,緣散則滅”,這是佛教對宇宙人生真理的看法,豈是隨意一句口語所能了解的呢?

至於為什麽說“四大皆空”,略述其義如下:

一、和合的必然是空:所謂“四大皆空”,“空”不是沒有的意思,世上的人所認識的空,充其量隻有空的概念、空的想法,但都不是真空。所謂“空”,是“和合”的意思,本來沒有,可是結合堅硬性的骨頭、流動性的血液、溫暖性的體溫,以及流動性的呼吸,就成為人。如果“四大不調”,就是人體上缺少“地水火風”其中之一,例如沒有體溫,或是沒有了呼吸,人怎麽能存在呢?所以說和合而有的人體,本性是空。

二、形相的必然是空:凡是地、水、火、風和合的東西,必有形相。房屋有房屋的形相,車輛有車輛的形相,花草有花草的形相,產品有產品的形相,這許多形相,我們為它取個假名,叫做樹木花草,叫它亭台樓閣。當這些和合的條件離散時,形相在哪裏呢?所以說凡所有相,皆是空相。

三、緣起的必然是空:世間萬物,都要假因緣和合才能生起、存在,花草樹木缺少地水火風中的任何一種,就不能成長,因為必須要眾緣具備,少了一點因緣,例如照射不到陽光,吸收不到水分,或是空氣不流通,或者土壤不適合成長,你說樹木怎麽能萌芽茁壯呢?花草怎麽能開花結果呢?因此萬事萬物皆由因緣和合而成,看到因緣生起,就會想到此中必有空的本體。

四、變化的必然是空:空是變化的,空也是不變的,例如一個盒子,是方形的、圓形的、三角形的、長方形的,都有不同的空間,但是空的本體又是不變的。一個大房間隔成許多小房間,一人住房,二人住房,四人住房,雖有不同,但空沒有變化。所以,人有生老病死,變化是空;宇宙有成住壞空,變化是空;心念有生住異滅,變化是空。在宇宙萬有的上麵能看出本體是空,在虛空本體裏也可能現起萬有的現象。

因此,空包含了有、無,空有是本體和現象,本體的空性,現象的假有,不即不離,故《般若心經》說:“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異色,色不異空。”此即宇宙人生不變的真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