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世間,莫不希望自己能建功立業,雖不一定要功勳蓋世,至少能留下“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事業。人雖然都希望有功於社會鄉裏,可惜很多人急功好利,往往適得其反,所謂“功敗垂成”,因功而失敗的例子很多。有哪些人不能成功呢?

一、無功受祿的人不能成功:沒有功勞而想獲祿,這就如同“緣木求魚”,沒有“因”哪裏會有“果”呢?我們看到一些人成功,就要知道,他們都是經過多少的辛苦,流過多少的汗水,才能功成名就。人生於世,隻要建立功勳,實至名歸,就是有人辜負你,曆史和大眾都不會虧待你;反之,無功受祿的人,如曆代的外戚,靠裙帶關係,縱然受封,別人不服氣,也無法成功。

二、急功好利的人不能成功:功勞不是一時的,建功立業是一生的事。有的人沒有耐性,沒有恒心,隻望一時僥幸,所以急功好利。急速成長的樹木花草,價值有限;曆經歲月考驗得來的成就,才能實至名歸。好大喜功,急功好利,例如過去的武將貪功冒進,結果全軍覆沒,良堪痛惜。

三、居功自傲的人不能成功:有的人本來建立了功勞,讓人崇敬,但是他居功自傲,反而因功獲罪。例如清朝時候的鼇拜,就因居功自傲,讓年幼的康熙也承受不了,最後康熙智慧而勇敢地鏟除了鼇拜,所以居功自傲的人,應該以此為戒。

四、貪功起釁的人不能成功:有些人為了貪取功名,製造是非,挑起事端,讓別人互相鬥爭,他好從中取利。這種人或能僥幸獲利,但長此以往,讓人認識了他的詭計、謀略,大家往來謹慎;如此縱使一時成功,但孤家寡人一個,沒有朋友,人生又有何樂趣呢?再說,一旦讓人看出他是兩麵人,是專門挑撥操弄的小人,虛假麵具被拆穿,也會為人所唾棄而功敗垂成。

五、邀功求賞的人不能成功:古今的英雄,建立功勞後都希望因功獲獎。古代的韓信,向漢高祖要求封“假齊王”,漢高祖生氣不允,後經張良暗示,靈機一動,改口說:“要封就封真的,何必要假的。”因此封他為“齊王”,但韓信因此埋下殺身之禍。近代選舉,每次勝選的功臣,都會要求封賞;因為封賞難以公平,彼此鬥爭,搞得雞犬不寧,縱使有人僥幸成功,得來的賞賜也不會長久。

六、前功盡棄的人不能成功:有的人立下許多功勞,但不能守成,因為另外的因緣不具,讓所有的功勞付之東流,終致“前功盡棄”,殊為可惜。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所以能夠謹守功勞,不要功敗垂成,也是人生重要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