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希望自己能不斷進步,讀書希望學業進步,做人希望道德進步,處世希望智慧進步;能夠每天都有一些長進,就不會虛度時日,怕就怕故步自封,沒有進步,那就可惜了。人要如何才有進步呢?

一、找到自己的缺點而能改進:一般人都喜歡講自己的優點,不肯承認自己的缺點;不知道自己的缺點,不加以改進,如何能進步呢?口才不好,要知道訓練,糾正,要學習講話有重點,有條理。在體育場上,經常因為姿勢不良,不能改進而無法進步。寫文章,不經一再修改,甚至缺點在哪裏都不知道,怎麽能進步呢?人都容易看到別人的錯誤,看不到自己的缺點;陋習要舍棄,就像走路,不舍棄後腳怎麽能進步呢?衣服修改才會合身,桌椅修理才會合用,水利改進才會發展,台灣地區的農產品也是經過改良才能進步。不管個人、國家、社會,都要靠改進,才會進步。

二、發現自己的不足而能慚愧:《成佛之道》說,知道自己的愚癡,知道自己的不淨,知道自己的不能,因此而生起慚愧心,便能進步。慚者,慚己,就是對不起自己;愧者,愧人,就是對不起他人。一個人如果知道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他人,而且知道自己的不足,因而發心,奮發向上,怎麽會沒有進步呢?古人“十年寒窗”,今人“負笈異國”,他們忍受身心的煎熬,就是希望經過自己的慚愧、發心、奮鬥,能有所長進。勾踐知道亡國的恥辱,因此臥薪嚐膽,勵精圖治,才使得越國再生;孫中山先生不恥於多次的革命失敗,終能成功。慚愧心就是恥於自己的不足,進而發憤進取。曆史上,多少偉人最初也是被人輕視、譏嘲,但他並不氣餒,反而心生慚愧,發憤圖強,經過數十年後,終能改變自己,而得進步成功。

三、洞察自己的煩惱而能淨化:吾人最苦的事,就是被煩惱所纏,聰明的人可以排解煩惱,愚癡的人則為煩惱重重覆蓋,無有脫期。煩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根本負擔,貪嗔愚癡,傲慢疑忌,無休無止地影響我們。煩惱像土匪、盜賊,藏匿在我們的身心之中,我們不知道預防,去除,任由它在我們心中為非作歹,耀武揚威,甚至拿自己的成就與這些盜匪搏鬥,無法自主,實在可惜。例如,一些修行的人,走不過名關、利關、情關而身敗名裂,也有一些人超脫不了生死關卡,沉淪六道。人能洞察自己的煩惱而不掩藏,不去保護盤據在心中的盜賊,讓煩惱在光天化日之下無所遁形。也就是說,隻要自己有戒定慧的佛性之光,還怕煩惱不屈服投降嗎?

四、明白自己的問題而能解決:人能幫助他人解決問題,但對自己的問題反而沒有辦法處理,於是求神問卜,想要神明幫他解決問題,或是看相算命,希望知道自己的前途命運。世間人對自我的迷思,對自己的問題,包括金錢、愛情、人事的得失,身心的掛礙,乃至對輪回的不解,對因果的不明,對冤枉委屈的難以釋懷等等。這許多問題背在身上,越壓越重,越纏越困,本來應該是歡喜的人生,就在問題無法解決之下無奈地消磨過去。假如懂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麵對問題,有魄力去解決,有智慧去釋疑,懂得用“放下”來超越,甚至“解鈴還須係鈴人”,你能解決自己的問題,才能奮發向前,才能有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