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那十常侍便就會商議,那劉備當是破黃巾有功者,不得除授,故生怨言,然後權且教省家銓注微名,待後卻再理會不遲。

    而那十常侍的理會,便正是等劉備剛上任安溪縣尉,結果劉宏便緊接下詔,凡有軍功為長吏者,當沙汰。

    即那劉備,便正在淘汰之列!”

    劉牧說著自己便先忍不住笑了,不得不承認那劉備還真夠倒黴的!好不容易賴在洛陽不要臉皮的討要了一個官職,結果緊接卻就要被洗掉。

    當然原本自也對劉備沒有什麽惡感的,這三國時代的大漢之人,尤其是一眾的名將謀臣,哪一個又不是悟性絕高之輩?自都是心眼子逆天之人。

    可劉牧不喜的是,你劉備虛偽就堂堂正正的虛偽,有如那曹操豪氣的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

    明明是一個虛偽之人,偏還裝出一個仁義的形象,自就讓劉牧沒有好感了。

    至於說這劉備未來曾說過的一句話,便就像其刻意用虛偽表現出的仁義一般,所謂名言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就像是後世推行計劃生有之人一般,結果自己卻就生了一窩子,所以說出仁義之話的人,自己卻未必就是仁義之人,準確卻是跟仁義毫不沾邊。

    至少將來一個為關羽報仇,就替那暗中的三清道教拉了大漢中華民族百萬之人陪葬,一人之命用百萬之人陪葬,怎麽就其關羽的命是命?

    這一次劉牧自不會給劉備那機會。

    瞬間蔡琰也不禁再震驚驚奇思索著道:“那上古商周之戰記載的不多,多都是刻意抹黑那商君帝辛之人,我卻認為那帝辛其實是一個很有本領之人;

    因為他伐徐夷打了勝仗,損失卻很大,俘虜也太多,一時間吸收不了,身後反他的王叔比幹等人,則又趁機跟周武王裏應外合,乘虛進攻,結果大批俘虜倒戈,才使商朝亡了國。”

    瞬間劉牧也不由一怔,這不是後世開國偉人幾乎說的原話嗎?這蔡琰竟也能說出。

    於是劉牧也不禁點點頭,輕聲吟道:

    “偶來洹水憶帝辛,統一神州肇此人。

    東夷漸居淮岱土,殷辛克之禍始除。

    百克無後非戰罪,前途倒戈乃眾俘。

    殷辛之功邁周武,殷辛之罪有莫須。

    中華民族之能向南發展,其實卻是那帝辛的功勞。

    你等看不到的,這卻是又一場上古成湯的武王伐紂之戰,隻不過這次的形勢變了,當時的成湯大商變成了現在的大漢,背後卻都是那暗中的練氣士為推手。

    當時伐紂的武王沒有了,但現在卻有那三清道教在暗中不停的輔助一個個亂天下之人,所以我暫時卻也不能鋒芒太露,不然恐怕就會再現一場武王伐紂之戰。

    然後那三清道教下神仙都排著隊親自現身,再扶植一個新的‘武王’來伐我,我卻就會成為那上古成湯時的帝辛。

    那劉備已經沒有什麽好看的,緊接就會有督郵要罷他的官,言他詐稱皇親,虛報功績!朝廷降詔正要沙汰他這等濫官汙吏!結果卻會被那張飛打一頓,接著就會被通緝……

    而這洛陽,卻要亂了,不如我們還是先回大興縣,然後我派人看能不能盡早將你父親接走。

    剛好我也需要他幫我看著一個後方,不久後才能應付可能一場新的武王伐紂,我們且等到那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再現身。”

    於是汝南許劭同樣不知道的,結果自己剛剛上路,天象中一閃即逝,照耀周天,萬星避退的帝星,便又緊接北移。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