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廣德道:“犬子焉敢與先賢比較!”田伯光笑道:“所謂先賢,不過是飽讀經典的聰明人,因緣際會,成就了一番事業。我看你那兒子天生聰明,若是認真調教,可成就宰輔之才。”

    唐廣德被說的心動,但是初次見到田伯光,信不過他,道:“孩子他娘可舍不得孩子離開身邊,承蒙田先生誇獎,回頭小的一定讓寅兒拜入名儒座下。啊,又來了客人,少陪了。”

    看著唐廣德去跟其他客人應酬,田伯光暗暗下了決心。不聽話是吧,回頭老子就把你姓唐的一家人都擄往皋熊,我看你們怎麽辦!

    回到住處,田伯光閉門謝客。

    閑極無聊,田伯光不由得想起了《神足經》。那方證大師的一位師叔說過,這《神足經》雖然是開啟身體穴竅秘法,卻和人的精神力息息相關,精神力達不到,無中生有開啟足部丹田,那就是一句空談。

    書中說,湧泉穴辟為足部丹田,要與百會穴勾連,不過湧泉穴屬足少陰腎經,起於足小趾,經俞府穴進手厥陰心包經。怎麽改變經脈循行路線,這才是難點。書中講到‘神照心明,水到渠成’。

    可怎麽個神照心明呢?

    田伯光埋怨起達摩祖師來,多寫幾個字會死還是怎麽,提醒一句也好啊。

    田伯光倒是知道金大大的書中提到過一門《神照經》的內功心法秘笈,但什麽是神照,也是語焉不詳,硬說什麽神而明之,那也太過牽強。

    田伯光胡思亂想了半天,不敢輕易嚐試。經脈循行往複,那可是有一定之規的,硬要經脈轉向其他經脈,經脈屬性問題怎麽解決?陰陽之間怎麽轉換?走火入魔了怎麽辦?再說經脈路線那是想轉就能轉的?怎麽轉,轉向那條經脈?

    田伯光練功二十多年,練的功法,都是前人智慧結晶,有道路可循,現在讓他自己闖一條路出來,從骨頭縫往外犯怵。

    田伯光忽然想到,達摩祖師哪來的《神足經》?是他自己琢磨出來的嗎?要是他自己想出來的,會記錄的這麽浮皮潦草嗎?

    田伯光又想到,達摩祖師在自己老家應該是地位極為崇高的修者,起碼他武功那麽高,當地能惹得起他的人一個都沒有。誰敢挑釁,一巴掌扇過去,先天宗師都得跪吧。

    田伯光想到了老子化胡的故事。會不會有個中原高手遊曆到了天竺,啟發了達摩祖師,才有達摩祖師遠赴中國呢?不然他怎麽不去別的地方傳法,偏偏來到中國。

    田伯光相信,一個人,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愛,也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恨。達摩祖師到中原,撇家舍業大費周章不遠萬裏跋山涉水而來,就為了在嵩山達摩洞麵壁九年?待在他自己老家麵壁不香嗎?會不會就是得到了《神足經》殘篇,到中原來找全本來了。

    田伯光覺得自己的想法靠譜。那《神足經》區區幾百字,太短了。很有可能是從某本書上撕了一頁,不然不會給他那種前無頭後無尾的違和感。

    咦!怎麽越想越玄幻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