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就有弱點,項羽就是準備從韓信身上的弱點下手。

    “不去。”韓信一扭頭,非常簡潔明了的拒絕了項羽的提議。

    “孫子兵法。”項羽不以為意的笑了笑,知道韓信絕不會輕易就答應自己的,更何況他現在還在氣頭上。

    “孫臏兵法。”

    “都說不去了!”

    “這樣啊?那麽楚國大將軍項燕的兵法手劄怎麽樣?”

    “不去!”韓信習慣性的甩了甩手的繼續拒絕道。

    “等一下。你剛才說的是那個楚國大將軍項燕的兵法手劄?就是打敗秦國上將軍李信的那個楚國大將軍項燕?”韓信一個激靈的翻身爬了起來,三步並兩步的來到項羽的麵前急切的詢問道。

    這個倒不是說項燕的兵法手劄就比《孫子兵法》這些書好。隻是曆經了幾百年,《孫子兵法》這些書早就已經被人抄襲了多遍,雖然依舊是珍品,但是韓信早已在甘羅留給他的那些兵書中研讀過了,而項燕的兵法手劄卻不同,天下僅此一本,你就是想看也看不到。

    “難道楚國還有第二個大將軍叫項燕的嗎?”項羽說著笑了起來,他知道韓信已經動心了。

    “我跟你走!”韓信在地上來回走了幾步,不斷的徘徊在誘惑的邊緣,最終他還是掉進了項羽所設的陷阱之中。

    “哈哈~你一定會為你的選擇而感覺到正確的。”項羽開心的大笑了起來,成功拐騙來了韓信的喜悅不亞於中了一次500萬的大獎。

    “現在可以將書給我看了吧!”韓信冷眼旁觀的看著大笑的項羽,一伸手向項羽索要承諾中的項燕兵法手劄。

    “書在下相的家裏呢!”項羽對著伸出手的韓信尷尬的說道。看到韓信因為沒有得到兵法手劄,項羽趕緊從自己懷中拿出了一軸帛書遞給了韓信。“這個是我自己編寫的《三十六計》,你先湊合著看看,一到下相,我立刻就將爺爺的兵法手劄拿給你看。”

    《三十六計》最早的出處是春秋戰國時期,不過那時候的《三十六計》相當的散亂,基本上沒什麽人會去看的。項羽在回到秦末之後就一直想學著三國裏的曹操那樣搞出一本兵書來給自己臉上貼貼金,本來他也是想去抄襲曹操的《孟德新書》的,無奈項羽除了對《孟德新書》的名字有了解外,其中內容一點都不知道。最後,思前想去的項羽隻能選擇了《三十六計》來抄襲,好在這個時代的《三十六計》非常零散,還沒有合定成冊,而且項羽自己還往書裏塞了不少古今戰例,基本上這樣的《三十六計》是不會有人能認出來了。

    韓信極不情願的勉強接過了項羽的《三十六計》,隨手就打開了一半看了一眼,隨即韓信的目光便被《三十六計》給緊緊的吸引住了,匆忙的將書卷回到開頭仔細的看了起來,看書的過程中還在不斷的搖頭或者點頭,臉上的表情也在不斷的變化,時而驚訝,時而懊惱。

    “你這本書裏麵的一些內容我好像在哪看過,比如這個三十六計的第六計聲東擊西,‘亂敵亂萃,不虞,坤下兌上之像,利其不自主而取之’我好像就在一份殘章裏麵見過,不過這個戰例,舉的倒是真的很不錯。”韓信看了一會,抬起頭來向著項羽說道。

    對於這種問題,項羽在抄襲《三十六計》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對策。隻見項羽不慌不忙的說道:“天下兵法殊途同歸,《孫臏兵法》中尚有不少與《孫子兵法》相通之處,更何況我這本取百家之所長的《三十六計》!”

    至於那段戰例,項羽不想解釋。當時選的時候,第六計聲東擊西的戰例取得就是韓信聲東擊西打敗魏王豹的那場戰例,現在自己還能和韓信解釋什麽!

    (本章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