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車開進了教堂院牆,懷仁老娘和後爹下車之後,跟著呂征進到了裏麵,其他幾個年輕人和迎出來的人,則是興高采烈的搬麵包車上的東西。

    “呂大哥,這次發大財了,帶回來這麽多好東西啊!”

    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聽到動靜從教堂裏奔了出來,他先是扒著麵包車窗戶看了看裏麵的東西,然後連蹦帶跳的來到呂征身前,高興的手舞足蹈。

    呂征笑著揉了揉少年的腦袋,指著旁邊懷仁老娘和後爹說道:“小包子,有這麽多好東西吃,你得感謝這兩位爺爺奶奶,好吃的都是他們拿回來的,還不謝謝爺爺奶奶。”

    “謝謝爺爺奶奶,你們真好!”

    被喚作小包子的少年是個聰明孩子,呂征說完之後,他趕緊給懷仁老娘和後爹鞠了一躬,不管真不真誠,總之禮數是到了。

    經常餓肚子的孩子,你把食物放到他麵前,那他所有的注意力自然放在食物上,至於對給他食物的人,能做到這個程度已屬不易。

    懷仁老娘打量著少年,發現這孩子的衣服雖然也不怎麽幹淨,但最起碼要比出去找物資的幾個年輕人強些,這麽看來,這裏真是個不錯的落腳點。

    “小夥子真棒,等會兒多吃點,吃的飽飽的。”

    “不行的奶奶,我們這裏有規定,大家的食物量都一樣,誰都不能多吃的。”

    這裏不是敞開吃的上集村,也不是能吃飽的市中心聚集點,在這裏,人們為了食物苦苦掙紮,甚至有人在搜索食物時被喪屍抓去,所以能保持定量供應已屬不易,呂征和幾個年輕人,在苦苦的支撐。

    聽到小孩的話,懷仁老娘不禁咋舌,可現實狀況就是這樣,她也不能打破定好的規矩。

    也正是因為這些規矩,呂征才能把這個聚集點維持下去,保持著付出者與接受付出者的平衡。

    “好孩子,等以後咱們的食物會多起來的,一定會多起來的。”

    呂征也無奈的搖搖頭,他已經做了最大努力,可隻能做到這樣,隻能用一碗變了味的雞湯,給三十幾號人以希望。

    “可憐的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我們家懷仁在他這個年紀,頓頓都得吃倆雞腿。”

    說話之間,小包子湊到麵包車那裏,去幫人搬東西,呂征則引領著老兩口,進入了教堂。

    教堂裏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看樣子這裏確實是一處不錯的落腳點,沒有因為年齡或者勞動能力,把人劃分成三六九等,頗有些大鍋飯的意味。

    和眾人見過麵,懷仁老娘向呂征問道:“小夥子,這裏是喪屍的地盤,在安全上有什麽保障嗎,巡邏的喪屍會不會進到院子裏來?”

    “劉大姨,開始的時候我們也擔心過,所以基本上天天都待在地下室。後來,我們摸準了喪屍巡邏的規律,這人不見太陽也不成,所以白天的時候,隻要巡邏隊過去就出來活動,他們得四五個小時才來一趟,而且隻在院子外頭逛一圈,根本不進到裏麵來。”

    這裏已經是鄭然領地的邊緣,雖然還算不上兩不管地帶,但是巡邏的頻率相對較底,給人們在這裏生活留出了空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