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人,如今都成為所謂的大師,看來現在華夏的中醫,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楚蕭學醫的時候,曾經答應那位,要將華夏中醫發揚光大,要對這一行進行新的改革,在不忘本的同時,開展創新。

    當閆立大師到來之後,交流會便正式開始,首先由各大醫師們拿出一些困難病症,並且提出自己的見解,再有大家共同討論,這樣的集思廣益,對自身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這些醫師們說的,在場的企業家們也聽不懂,但卻全都仔仔細細的記了下來。

    “楚蕭,你要記下他們說的,稍後競標的時候,這些東西都可能有用。”林沐雪看著坐在身旁,閑的有些發慌的楚蕭,提醒道。

    “放心啦,這些東西都沒啥用的,一些小症狀而已,記這些幹啥。”楚蕭擺了擺手,滿不在意的說道。

    這些醫師們提出的疑難雜症,在楚蕭看來,都不過是一些小麻煩,而這些醫師們討論的醫治辦法,也都是一些書本上講的,完全沒有創新。

    對於書本上講的東西,楚蕭一直都保持一種客觀的態度。

    現實不是教科書,書上教的,可以用,但不能死用,學會這些,無非是讓大家舉一反三。

    林沐雪見楚蕭這個樣子,有些遺憾的搖了搖頭,看來這人的心思,還是不在這上麵啊,她看了楚蕭幾眼,沒有再說話。

    交流會如火如燎的進行著,醫師們的討論也非常激烈。

    突然,閆立開口,他一說話,整個中醫館都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靜心聽著。

    “我這有一案例,你們倒可以拿去討論。”

    “閆老先生請講。”馬會長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閆立目光掃視一圈,開口道:“有一患者,古稀之年,突發性昏迷,瞳孔凝聚,缺血,十指發白,脈搏跳動緩慢,取針神庭,頭維,正營,百匯四穴,對神經進行刺激無效,采旋針法也難以醒來,諸位有什麽方法在短時間內將患者救起?”

    閆立所說的,正是他昨天在商場上碰到的病患。

    諸多醫師聽閆立講完,眉頭皆是皺起,做思考狀。

    突發性昏迷,對四穴進行刺激,這是很常見的治療手法,瞳孔凝聚,缺血,也是昏迷的特征,脈搏平緩,證明大腦出去暫階性休克狀態,要是他們,也都會選擇對神庭,頭維,正營,百匯四穴進行刺激,可閆老先生卻說,以旋針法都難以醒來。

    諸多醫師都在思考,古稀之年,也就是七十多歲,人體生理機構早就開始退化。

    “可以嚐試西醫治法,為患者輸氧。”一名醫師這樣開口。

    “不錯,先為患者輸氧,對腦神經進行檢查,配合藥物治療。”

    “不妥。”閆立搖了搖頭,“患者年齡太大,且我們討論的,是如何短時間內將患者救起,若當時沒有時間送往醫院呢?”

    “這......”剛剛開口的醫師露出為難的神色,他實在想不出有什麽辦法。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一些人提出了辦法,但全都被閆立推翻。

    一眾醫師們冥思苦想,也想不出能當場救醒患者的方法。

    在第十分鍾的時候,閆立再次開口。

    “好了,討論到此終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