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鄭市為了與時俱進發展經濟,和全國很多的城市一樣,步子一直邁的很大,在大刀闊斧中很多動作也很超前和睿智。

    就比如大力開發鄭東新區,建設鄭西大學城,開發北麵的新城,以及單嬙提的這個航空港產業園區,都是很不錯的大手筆。

    雖然就目前來看,這座城市的經濟規模在國內二線城市中還屬於中下遊,位置有點尷尬。

    不過一個城市的發展要有著連貫的可持續性,目光不爭一時得失而是聚焦未來和長遠,才是更高明的建設者所需要勾勒的城市藍圖。

    就目前國內在經濟科技上麵的下遊地位,為了發展經濟就必須進行產業實心話,就是建企業,搞工廠,建路網,航空,水運,大基建,城市基礎設施完備,通水電光纖氣,加速國內商品和物流的暢通和速度。

    而不是在現階段經濟還不是很強大的時候,過於花大力氣舍本逐末,搞那種沒有實體工業企業支撐的行業。

    比如大力發展服務行業和大力打造旅遊業名片。

    並不是說這些行業華而不實不能搞,也不是說發展服務業旅遊業不好,而是任何事情都得有個輕重緩急,先後順序。

    振興第三產業發展服務業的前提,是人民群眾手裏麵得有很多真金白銀的錢,搞旅遊業是你這個地方得有真正有價值,而且還能形成規模化的旅遊元素。

    就比如漓江山水,長城,兵馬俑,少林寺,雁蕩山,冬季的海南島,夏季的秦皇島這些都是一流的旅遊名片,人民群眾也願意掏錢買單。

    一句話人民生活質量提高了,口袋裏麵有錢,不再滿足基本的衣食住行,而是願意花錢享受更好更便利的服務,願意花錢出門遊山玩水,享受生活。

    到那時候因為需求和利益的倒逼,第三產業和旅遊業自然就會興旺起來。

    鄭市作為樞紐性中心特大城市,交通和物流發達,有著天然的大型物資集散地的優勢,再加上周邊勞動力眾多,勞動力價格低廉。

    就目前來說,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才是它最正確的城市崛起之路。

    等到工業企業和經濟上去了,再高更高端的高科技產業,完善服務行業和旅遊業,要一步一個腳印穩穩當當的走。

    不過任何事情都有著正反兩麵,鄭市周邊是黃河衝積平原,沃野千裏,於是就出現了兩難的選擇。

    鄭市在未來十幾年的時間裏,為了城市建設付出了很多,然而正是這種付出,才讓二十年以後成為國內一流的準一線城市。

    “行呀,你看那邊什麽時候有時間,我組織一個考察團隊過去調研。”

    趙長安聽了,欣然同意。

    現在是地方選一納米,而不是一納米選地方,就像臨安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地方。

    可趙長安上來就獅子大開口的要幾千畝土地,估計隋長紅也不會輕易的給。

    至此至終,趙長安心裏麵有關於手機電腦及其衍生產業集群的想法,都沒有放棄,依然執著。

    隻不過之前他有過想在澱山湖複製,前一世華強北由電腦產業轉型手機產業的想法,不過到現在已經不想了。

    因為在現在,華強北那邊已經開始出現了回收二手手機,組裝成新的雜牌三無手機的小作坊。

    隻不過現在國內還沒有到大量換機的時候,這些小作坊還是小打小鬧。

    因為不容易回收到能夠湊齊大量同一類型的製式組裝機的二手舊零件,而且組裝的手機故障率太高,同時還沒有知道靠做關聯軟件扣費收割用戶的話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