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安滔滔不絕的說,馮建飛沉著性子聽。

    一直聽完他這一長篇洋洋灑灑的‘高論’,馮建飛笑著說道:“合著你今晚過來,就是來給我潑冷水的?”

    “當然不是,我和文燁這是急山城所急,自不量力的在你麵前班門弄斧,想著拋磚引玉,給你出謀劃策。”

    “以你所說,科技不行,商業不行,工業又很難,那就隻剩下旅遊了?”

    馮建飛聲音很平靜,然而不用想趙長安就知道,這個‘旅遊城市’的定位,馮建飛根本就不可能認同。

    旅遊可以作為這個城市的名片以及重要的經濟組成部分,但是絕對不能成為主體!

    這既不符合他要大力建新城的藍圖,也不符合他的抱負和理想。

    馮建飛今年四十五歲,比裴平江小六歲,段鳳清四歲,金廣仁十歲,這個年紀的人顯然對工業化城市的追求,絕對非常的強烈。

    “旅遊肯定是應該重點抓住,包括一係列衍生的生態農業,以及深度延伸的農業產品加工業。不過,工業也必須得搞,而且還要搞好!”

    趙長安誠懇的說道:“在未來幾十年以後也許生態農業很賺錢,可就現階段來說,工業產品的經濟附加值顯然要高得多,也能更快的發展山城實力,不至於掉隊。”

    “你這話有矛盾,又要發展工業又要發展旅遊業,這不是魚和熊掌都要兼得麽?”

    “魚和熊掌當然可以兼得,就像很多人一聽到發展工業,就會聯想到環境汙染這個偽命題一樣。其實企業也可以建成一個無汙染的花園式實體,和旅遊城市這個概念融為一體。”

    “我現在最頭疼的就是鐵東廠和製藥廠,還有農藥廠的汙染,你給我出出主意。”

    “馮叔,我說得企業並不是所有的企業,很多企業天然就是高汙染企業,就目前的技術來說誰也沒辦法。要不然,歐美那些老牌工業國家這麽急著把高汙染的企業往第三世界國家遷移。”

    “那你想發展什麽樣的無汙染企業,銀龍水泥,三峽火電,或者大力發展房地產?”

    趙長安和文燁對視一眼,眼前這個馮建飛可真是不是一般的精明,不好忽悠啊!

    “我們的設想是萬花齊放,馬場賽馬。”

    文燁接過趙長安的,斟酌著說道:“第一步,利用山城市大量的勞動力浪費,向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進行勞務輸送,既可以減輕山城市的壓力,也可以不斷的帶回來資金,同時很多進廠的務工人員會在當地發現很多的新商機,要麽做小吃,要麽小買賣,要麽從山城朝外倒騰農副產品賺取差價,讓山城市外輸人員的從業種類更加的豐富。這一點,彭州那邊辦事處的外派勞務人員就已經出現了十幾個離開工廠做生意的例子,而且除了幾個眼高手低的,別的發展的都很不錯。第二步,當這些人有了一定的資金積累,又熟悉了本質種類的工作以後,就可以引導他們回鄉創業,形成萬花齊放的場麵,然後擇其優者,重點培養。”

    “嗯,你這個同學可比你是在多了,不說虛化套話水話。”

    馮建飛批評著趙長安,給他和文燁一人扔了一支煙。

    然後說道:“你們想幫助市裏組建一個更大的勞務外派公司?”

    “不是,我們想辦一所大學。”

    文燁回答。

    馮建飛愣住了。

    。您提供大神西瓜是水果的人生重啟二十年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