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和第二步的差距,從來不隻是力量,祖神兵的力量就算再提升十倍,也不可能以力證道,和第二步的長生種媲美。

    “轟隆隆!”

    群山之外,突然鑼鼓喧,卻是朝廷的大軍,在此刻敲響鑼鼓,結起軍陣,軍煞化形,催動神兵。

    那神兵,乃是一座大鼎,三足兩耳一身,整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之道韻。

    這下的神兵,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活的,一種是死的,兩種神兵的根基都是命從,但卻走向了兩個不同的道路。

    其中活神兵,就是如同八旗戰艦之類的事物,裏麵的命從是活著的,想要將其催動,更是需要道兵的配合。

    第二種,這種神兵是死的,其中命從固化,神通固定,缺乏變化,沒有半點的靈活性的可言,但這種神兵,催動起來更容易,特別是在戰場上,幾十萬大軍結成戰爭,催動神兵,轟擊下去,比之活神兵更加的好用,而這般神兵的祭煉難度,比之前者,卻是要難上數倍。

    眾多宗門的護山大陣,其中的祭煉原理,就和祭煉第二種神兵類似,是以可以千古長存,至於活神兵,隻要是活著的東西,自然是會死的,根本無法長存於世。

    此刻朝廷大軍催動的鼎器,還是皇太極時代鑄造的重器,彼時,皇太極本來是想效仿禹皇鑄造九鼎,以此鎮壓九州,保自家王朝千秋萬代。

    可惜,直到死去,皇太極的想法也沒能成行,九鼎鑄就,卻在鑄成之日,便自然崩毀了兩口,這且不提,剩下的七口鼎器,本來存在的聯係感應,也自行斷絕。

    如此大器,雖然依然不輸任何神兵,但卻和皇太極最開始預想之中的九鼎一體,下無敵,完全不一樣。

    而這套鼎器,有一個名字,叫做皇極鎮鼎,如此名號,可見當初皇太極,在裏麵,究竟寄托了何等巨大的期望。

    如今七鼎分散開來,位於軍中,鎮壓邊關,如今,七鼎之中的其中之一,卻是被帶到了這裏,並在此刻催動,用來鎮壓暗冥道的護山大陣。

    暗冥道的護山大陣,乃是暗冥道千載經營下的成果,早就和這數萬裏的山河融為一體,想要鎮壓此做大陣,便要鎮壓這座山河。

    如此大陣,哪怕以十幾萬大軍之力催動,也不可能鎮壓大陣多久,畢竟山河不滅,便是大陣不絕,而軍隊卻隻是人,山河不會累,人卻會,除非是以浩瀚之神力,一擊破陣,否則比消耗,人是不可能比得過山河大地的。

    地動驚,一座大鼎,在此刻綻放璀璨神華,似若有蒼穹之大,其中一道道混沌氣流垂落下來,壓塌虛空。

    而隱約之間,更是有金戈鐵馬之聲,軍隊的血煞之氣,竟是染紅了半邊的穹。

    這一刻,暗冥道附近,在明裏暗裏窺視者暗冥道的眾人,盡數都被驚動了,見到這般景象,許多人都不禁覺得心驚肉跳。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