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我用了一段時間,去研究純陽、見神之後的可能性,也有有了一點成果,隻是還不待我繼續深入,我卻是突然發現了真正質變的可能性,也就是顯聖。”

    “當時的我已經明白,哪怕是成就見神、純陽之後的境界,也依然隻是量的積累,而顯聖,卻是質變。”

    “是以,彼時我毫不猶豫的舍棄了前麵的研究,把全部的心力都放在追尋顯聖之道上麵。”

    “人的經曆終究是有限的,哪怕是我這種人,也非得把全部的心力都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才可能在那件事上有所成就,畢竟相較於常人而言,我們這種人所求太大了。”

    “其他人所求的於他們自己或許需要拚盡全力才能有成,但於我們卻是舉手之勞,隻是同樣,我們所求的,於我們自己而言,也要拚盡全力才能有成,至少在這一點上,所有人都是一樣的。”

    楊聖不疾不徐的道,看似在自己的事情,其實也在用自己的經曆,來指導王陽。

    “世上無有全能之人,許多時候越是求全,就越是不得全,地尚且有缺,修行也沒有必要強求完美,當初我若是誓要將見神、純陽之後的路開辟出來,再想其他,如今怕是還在人間掙紮!”

    楊聖的目光陡然變得若雲煙一般縹緲起來。

    “當然,或許四條道路,同時抵達極致之後,才是真正正確的修行路,但也隻是或許,世上從來不存在絕對的正確,隻要自己認為自己的道路是正確的,那就是正確。”

    “哪怕所有人都你的路錯了,你的修行有缺,哪也隻是他們的看法,與“我”何幹?!”

    “你現在的修行,已經到了一個極其重要的關口,我能夠幫你的已經不多了,隻有一點,那就是必須要堅信,你自己的道,就是之正道。”

    “至於其他,哪怕是我自己的道,若是和你的道路出現衝突,出現矛盾,你也要認定你自己的路,乃是唯一正確的!”

    “修行的道路,沒有高低好壞,隻有合適,每個修行人都是以自己為尺子,測量地,或者,對於修行人自己而言,最合適的路,就是最高最好的。”

    “像我的道路,就在於神,元神,是以無量也好,純陽、見神也罷,於元神而言,都隻是錦上添花的東西,非是關鍵,也都屬於可以舍棄的東西,是以我的顯聖之路,便是將肉身、意識一切種種盡數煉入聖胎,以此成就真一。”

    “一!這是質變的關鍵,無論是何種道路,都是要化作一。”

    “至於純陽,見神之後的變化,我也隻看到了之後的兩重變化,而我所看到的,未必是極限,也未必是真理,甚至未必正確。”

    楊聖擺手。

    “畢竟我也沒有成就,隻是看到了,踏出質變的那一步,成就真一之後,相較於曾經,已經完全是兩個物種了,純陽見神後麵的路,隻是人的變化,對於非人的存在,已無意義。”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