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道脈這一次參加下第一武道大會的高手不少,除去王陽楊枯榮之外,還有連帶唐清影在內的另外三尊武道聖者。

    也就是,就紫霄道脈一家,參加比賽的武聖就有五個,華夏的其他幾個武道流派,人數稍微少一些,但一家也有三四個,這就已經接近三十了,拋開七大流派,從古至今民間臥虎藏龍,這是萬古不變的真理。

    加上民間的武聖高手,這一次華夏參賽的武聖數量,就有三十多個。

    參加武道大會的一百多個武聖,華夏方麵就占據了接近四分之一的份額。

    如今這個時代,世界上國家雖多,足足有兩百多個國家,但武道昌盛的國家,卻隻有九個。

    華夏以九分之一的份額,卻占據了近四分之一頂尖高手的位置,不可謂是不底蘊深厚。

    除去武聖,七大流派每家出的丹道高手也不少,一家也有五六個之多。

    在這方麵,民間的丹道宗師反而更多,有接近三十之數。

    華夏的武道可謂是百家齊放,拳種無數,許多拳種,都能順利的修煉到丹道,隻是再往後,就不行了。

    丹道的關鍵在於金身,許多傳承雖然都有鑄就金身的法門,且品質不差,一些甚至比七大流派的還要厲害。

    但七大流派之所以是七大流派,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武功打起來是最厲害的,而是他們的武道傳承,修煉起來是最順暢的。

    隻要一步步的修煉,再有幾分資,武聖不難。

    而許多傳承,偶爾出一個才,可以打到各大流派沒有脾氣,但過後,就青黃不接了。

    王陽放下手中的電子紙,注意力不再放在這上麵,頓時,飛機上的一切種種,都籠罩在王陽的感應裏。

    如今這個場麵,這個陣容可是不多見,哪怕是王陽繼任道主之位的時候,以紫霄道脈的麵子,都沒有這麽多高手匯聚一堂。

    在王陽的感應裏,這些人氣機各異,生命磁場之映照,都是精彩紛呈,一個個的生命力都是強大無比。

    特別是坐在王陽後麵,隔了五排座位的一個男子,此人的生命磁場之強大,在飛機上所有人裏,可以排到第三。

    至於第一第二,排第一的自然是王陽,排第二的是王陽旁邊的楊枯榮。

    王陽早在很久之前,就懷疑楊枯榮或許領悟了一部分的第七感,而如今卻是直接實錘了,因為楊枯榮就在前幾日,已經成就了完整的第七感。

    這樣的成就,生命磁場想不強都不行。

    隻是和王陽這個沒有極限的怪胎比起來,楊枯榮就差了一點了。

    就體能上,二人現在隻在仿佛之間,差距不大,但王陽在至誠之道的進度上,卻是比楊枯榮更強,這就顯現出了差距。

    楊枯榮暫且不提,那個生命磁場可以排第三的人,其實還是王陽的一個“熟人”。

    當然,隻是王陽單方麵的熟。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上一屆下第一武道大會的冠軍,白譽為白之王者的白王顧念生!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