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抱丹的高手,都是把玩生死的人,生死無懼,但這絕不代表他們會輕易將自己陷入沒有意義的險境中去。

    隻有第一屆的時候,許多年歲不的高手都參加了,但他們那個時候參加,主要是為了打出自己國家武道的威風來。

    當時正是世界武道行業,一個極其重要的轉折,誰能在那個時候打出威風,誰就搶占了先機,於自己國家的武道而言,可謂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同時,那也是打的最慘烈的一屆,一個個高手都是狠下殺手,三個多月打完,死的武聖都超過了兩隻手的手指數目。

    而那,也是世界武道迎來告訴發展的契機,自下第一武道大會的名聲打響之後,武道就成了一個潛力無限的新興產業,無數的資金不要命的往這個行業裏灌注,這才在極短的時間裏,就完成了整個武道行業的商業化。

    也正是那一屆,奠定了後麵武道大會發展的基石,經曆了那一場的高手,之後的時間武功突飛猛進,許多武道宗師在短短時間抱丹,亦有丹道高手成就武聖,“年輕”的高手是越來越多。

    而高手雖多,但相較整個世界而言,簡直就和大海裏的一滴水一樣稀少了。

    整個世界百億人口,武聖加起來也不過兩百多個,這裏麵還要算許多已經快要老死的。

    這還是十五年後的情況,十五年前,整個世界的武聖,加起來也不超過一百個。

    前後四屆下第一武道大會,這才造就了如今的盛況。

    成百上千的武道高手也隻是在數字上看起來多,但平時,真想要遇到一個,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就像當初王陽在海外化身龍象王的時候,做了不少的事情,也就遇到了一個丹道高手,武聖那是一個都沒有遇到。

    這東西,就和大老板一樣,平時很稀有,茫茫人海難得一見,但要是開峰會的,隻要找對地方,隨便一塊磚頭砸下去,那砸中的都可能是身價過百億的大老板。

    就開下第一武道大會的時候,要是在會場丟枚核彈,送大家一起上,整個世界的武道怕是都要倒退二十年。

    這樣的場合,眾多高手匯聚一堂,殊死搏殺,武道的氛圍何其濃烈?!

    也隻有這樣的環境,最容易催生高手。

    不過,電腦抽簽雖是隨機抽取,但除非是出現無人可抽取的情況,否則是不會讓層次不同的選手對上的。

    也就是,宗師對宗師,丹道對丹道,武聖對武聖。

    這在保證了觀賞性的同時,也給了武聖之下的高手發揮和成長的舞台。

    若不然一開始就讓一個宗師和一位武聖對上,那也不用打了,除非這個武道宗師不是碳基生命,若不然,根本無法跨越其中鴻溝。

    如此一來下第一武道大會,也就失去了大半的意義。

    下第一武道大會能越做越大,便是因為這絕不是某一個人獨有的舞台,而是所有武者的舞台!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