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黑暗之中,於艱難困苦之中,以救國為中心,各種思想,各種理念,百花齊放。

    都春秋戰國時期,是各種文化和思想,發展最快速的時期,但實際上,在華夏曆史上,春秋戰國時期,也隻能排第二。

    百年前的黑暗歲月,才是中華文化最璀璨的爆發時期。

    無數有誌救國的人,都在黑暗之中摸索,試圖找出一條可行的路出來。

    畢竟,以那個時候的環境,以當時的華夏之亂局,沒有人敢確定,究竟哪一條路,才是真正正確的,哪一條路,是錯的,是死路。

    宿辰和紫霄兩脈分裂的原因,便是得益於當時時代特有的環境。

    當時還沒有紫霄和宿辰,隻有聖門,值華夏危亡,聖門也是入世救國,門人弟子紛紛下山,輔佐賢能。

    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之中,聖門弟子在修行這件事上,產生了巨大的分歧。

    這一切的根源,源於一個名叫方一誠的絕世才,此人十六歲練武,二十歲宗師,二十五歲抱丹,二十九歲成就武聖,被聖門寄予厚望,所有人都認為,聖門會在他手中,走向巔峰。

    而方一誠也沒有讓人失望,文韜武略,都是一等一的,可謂是文能提筆安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卓越的智慧,高強的武功,又有聖門,以及其他武道圈子裏,有心救國的各大勢力的鼎力支持,方一誠可以是主角中的主角,光芒萬丈,勢不可擋。

    這是一個自信的人,也是一個驕傲的人,但正是因為此人的絕對自信,也讓聖門一分為二。

    聖門是最為正統的道門,根正毛紅,若論正統,武當、龍虎,雖然也是道家之學,但都隻能算是旁支,聖門才是主脈。

    而道家所崇尚的,乃是道法自然,人合一,這反應在修行上,便是一步一個腳印,憨實根基,這裏麵最根本的,並非武功的高低,不是能不能打,有多能打,而是性命的修行,追逐的是生命層次的升華。

    至於好勇鬥狠,那隻是為了護道。

    方一誠是純正的道門弟子,但因為當時華夏危亡的環境,卻是讓他走向了另一條路。

    時不我待,正常修行,除非是萬億中無一的絕世才,否則武功想要有成,沒有幾十年功夫的磨練,是不可能的。

    而當時的華夏,卻是缺乏那個時間,生死存亡之秋,怎麽可能讓人一步一步的把武功練起來?!

    但家國要想守住,武道高手是不能少的。

    於是方一誠就認為,時代已經變了,所謂一元複始萬象初新,既然萬事萬物都在輪轉變化,那道為何不能變?!

    所謂道者,慢是道,快也是道,古老的道家哲思,也要順應時代而變。

    而這個人也的確是絕世才,他參悟諸多法門,自創了一門名為宿辰劫功的絕世神功,道心之中孕魔種。

    道滅魔生,以此讓功夫得以突飛猛進。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