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日不死,紫霄隨時可以重立!

    人盡敵國,這就是真正的人盡敵國。

    雖然華夏自古傳承的精神裏,有一種精神叫做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但那也要看情況,看自己一方是否占理。

    正義反抗不義,才有所謂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要不然,那不過是知錯就錯,死不悔改。

    楊聖本來就沒有錯,但體製和法律從來都隻是維持穩定而非主持公道和正義,若是楊聖是弱者,那自然是他錯了,死無葬身之地。

    但很可惜,楊聖更強,哪怕對方有千軍萬馬,依然難逃被滿門誅絕的下場。

    是以,最後兩邊和解了,不過,雖然和解,但還是有諸多的後遺症。

    此事之前,楊聖雖然超然,但心中也不缺家國之念,當初他隻身打崩扶桑武術界,未必沒有揚華夏國威的想法。

    舍這之外,他曾經前往海外,也做了不少事情。

    此事之後,他就有家無國了,算是意冷心灰。

    國家方麵,也有意開始淡化楊聖的影響,畢竟打也打不過,殺又殺不了,但要是完全放任也不行,那從此國將不國。

    武道的圈子,自然不會在這方麵和國家作對,不就是大庭廣眾下不提那個人,這點麵子還是要給的。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國家才更加的確定,壓製武道不可取,如果壓製,這種高手海外有,華夏沒有,那就太危險了。

    除此之外,強行壓製,弊端更大,逼急了,保不齊人家整個傳承都直接搬到海外去。

    武道高手心中不乏家國大義,但也不是傻子,你要待其如草芥,對方也自然視你如仇寇。

    百多年前,可是不知道有多少拳師出海,在海外生根。

    十幾年了,楊聖終於再次現身,且看起來狀態並不好。

    但許多高手都知道,所謂的不好,也是相對而言的。

    就楊聖現在的武道境界,比起十幾年前,怕是不知道恐怖了多少。

    “道起地,武傳人間;武道千年,昭昭日月!”

    “一入此門再無悔,大道難求,大道難守,前途多難,道古先賢已做古,唯薪火不滅永相傳!”

    隨著王陽踏足通往淩霄宮的台階,楊叔的聲音陡然響起,好似大呂洪鍾,在場中回蕩,發人深省。

    “道古先賢見證,今有弟子自山下而來,入此道中,締結道緣,此後便為我道中人,定道號:乾元!”

    伴隨著最後一個字落下,王陽已經走進淩霄宮,見到了淩霄宮中,正對著大門的老子畫像。

    他拿起供桌上的香,通過燭火點燃之後,恭敬三拜,隨後將之插入香爐。

    淩霄宮中,供奉著聖門的先賢,但除了被奉為祖師的老子之外,剩下的先賢,卻是不留畫像,不立神牌,唯有道號,留於玉冊之中。

    老子的畫像下,便放著先賢玉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