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是財,而法侶同樣如此,武學的交流,一個個高手的誕生,更是推動了武學的興盛,而這一切,也都反過來促進了武道高手的誕生。

    像王陽現在修煉的紫霄門的根本武功,就是近些年的修訂版本,和幾十年前的版本有著巨大的差別,至於百多年前的,那更是完全就是兩種東西了。

    王陽站在泰山山腳下麵的一處巨大的莊園,遙望群山,此刻思及路上楊叔跟自己說的紫霄門的一些事情,以及自己放在在莊園裏見到了幾個紫霄門的高手,心中也是有些慨然。

    這個時代,高手實在是太多了,在過去,一個武道聖者,就足以讓一個傳承興盛百年,而現在,就剛才王陽遇到的武道聖者就有三個。

    這些人都是紫霄道脈的高手,王陽之前隻是聽說過這些人的名字,現在還是第一次見。

    王陽現在所在的這個地方,是紫霄道脈的產業,其中清雅別致,完全是按照蘇氏園林的風格修建的。

    不過,這裏卻隻是一處臨時落腳的地方,並不是紫霄道脈的重要人物居住的地方,紫霄道脈的道宮,建在山中,就在眼前的泰山。

    泰山長有兩百公裏,寬有五十公裏,何其廣大,這樣的一座神山,除了少數一部分地方被開發,用作旅遊區之外,剩下的廣大區域,卻是遊客所不能到達的。

    紫霄道脈的道宮群,就在那廣大的區域之中。

    至於主峰,那裏卻是太過嘈雜喧囂,再有就是,泰山的意義重大,主峰在古代,常被作為帝王祭祀天地的場所,未免僭越,也為了避嫌,紫霄道脈或者說聖門當年的先人,卻是有意選了其他的峰頭。

    紫霄道脈的道宮建在群山深處,王陽這個時候遙望,哪怕是以他的目力,亦是什麽都看不到。

    他來到這邊之後,並未直接上山,而是先到了山下的莊園。

    現在還不是他上山的時候,他這次上山,是為入道,卻是不能輕易的上去,非得經曆重重考驗,才能登頂。

    而一旦登頂,就意味著,他真正的拜入了門庭。

    這是從不知多少年前,流傳下來的古老傳統。

    像紫霄道脈這種古老的傳承,對於選傳人弟子極其苛刻,也注重諸多禮節。

    現代許多人都崇尚極簡,拒絕形式主義,但有些東西,卻絕非形式,而是有著深刻的內涵與意義。

    這樣的古老傳承,真正的核心弟子並不多,別看紫霄俱樂部做的很大,其中弟子成千上萬,但紫霄道脈的弟子,卻不過百數。

    向王陽這種,年歲過了八歲,且帶著武藝,哪怕學的是本門武功,也非要經由一番有些複雜的過程,才能真正的拜入門庭。

    天地君親師,如今這個時代,雖已無君,但親師仍在,一旦拜師,那便是從此榮辱與共,其中的關係之緊密,不亞於有了第二個家,多了許多的親人。

    這樣的情況下,自然不可能隻要照個相,簽個字,亦或者按個手印就行了,非得要有一個盛大的儀式,以昭告天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