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時候,虎子因為經驗尚淺,差了一些,但今年,誰還能和虎子爭彩頭?!”

    ……

    許多村民議論紛紛。

    舞獅的三對人,也都是村裏的人,一個村裏的,彼此之間自然認識。

    村民口中的虎子,便是紅色獅子裏,舞獅頭的那個人。

    王陽雖然常年不在村裏,但也知道有這個人。

    虎子是小名,他的真名是王千軍,比王陽大上四五歲的樣子。

    王千軍從小就生的虎頭虎腦,是以小名叫做虎子。

    王千軍讀書不行,腦子轉的不夠快,所以十七歲的時候,選擇了去當兵。

    本來這沒什麽,就在三年前,王千軍的母親卻是突然病了,一直都不見好。

    於是王千軍就毅然退伍,回到村裏找了個活計,好照顧母親。

    至於王千軍的父親,在王千軍十歲的時候就被車撞死了。

    王千軍無疑是一個孝子,是以在村裏麵名聲很好,就連王陽,也知道有這個人。

    王陽看著紅色的獅子橫衝直撞,卻是看出王千軍武功不俗,就這種平衡能力,這種反應,定然已經是職業級的武道高手。

    相比王千軍,另外五個人的武功就要差上一截,都隻是把拳法練到了大圓滿。

    六個人裏,王千軍年紀是最年輕的一個,另外五個人,年紀最小的都已經接近四十歲了,他們能有這個拳法境界,靠的是時間硬磨。

    如今這個時代,武道雖然大興,但九成九的,幾乎都在業餘級別打轉,二十四歲之前,是練武的黃金時期,二十四歲的時候,要是還不能踏入職業,再往後走,就已經沒有多大的希望了。

    村裏的這些舞獅人,都沒有經過正統的培訓,錯過了練武的黃金時期,等到拳法練到大圓滿的時候,已經晚了,失去了更進一步的希望。

    某種意義上來說,練武這件事,是在和天爭時間,不存在年歲越大,功力越深的情況。

    就現實而言,年紀大了,體能衰退是鐵板釘釘的事。

    最後經過一番角逐,王千軍的紅獅,以絕對的優勢,奪得了彩頭。

    之後,便是一個穿著黑衣,須發皆白仙風道骨的老人出場了,這個老人正是王禪,大河村年紀最大,最德高望重的人。

    老人拿著一隻朱砂筆,要給奪得了彩頭的獅子點睛。

    這是一種傳統,是獲勝者的殊榮,一般都是由最德高望重的人來做。

    老人點完睛之後,紅色獅子裏的兩個人終於露了出來,其中一個是個皮膚蠟黃的中年人,身體筆直,精氣神昂揚,並不顯老。

    另一個就是一個虎頭虎腦的年輕人了,國字臉,目光堅毅,一身的腱子肉,隔著寬鬆的衣服,都能看到幾許輪廓,遠遠望去整個人都給人一種沉穩的感覺,這個人就是林千軍。

    舞獅的節目完了之後,人群並沒有散去,之後還有一些節目,敲鑼打鼓的,但看的人卻是少了很多,一直快到中午時分,人群才終於散盡。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