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死了,長公主和丞相能否存活不得而知,但如果長公主死了,我和丞相大人也休想活了。這個險不能冒,這個兵不能出。

    不出兵,我就是奸佞,丞相大人就是奸佞,我會死得更快,一絲一毫的反擊機會都沒了。

    趙雲滿頭大汗,戰袍幾乎濕透,他想拿起聖旨,但雙手顫抖得非常厲害,半天都沒拿起來。

    趙雲猛然握緊雙拳,狠狠砸到了案幾上,“拚了……”

    如果現在把張燕等人抓起來,和呂布聯手拱衛京畿,形勢能不能得到扭轉?

    年前,太尉荀攸大人受謀逆案的牽連後,大將軍為什麽極力舉薦張燕代行太尉事?年前,大將軍解除了張郃、高覽和徐晃的兵權,讓他們到郡國任職,這樣關、洛一帶和洛陽周邊地區的軍隊都控製在了黃巾係將領手中,他為什麽要這麽做?大將軍走後,張燕利用手中的太尉權力大批調換和任命中下級軍吏,牢牢控製了軍隊,甚至控製了南北兩軍,現在他又蓄意發動了一場兵變,這背後有沒有大將軍的影子?

    如果這場兵變是大將軍所需要的,是他在背後推波助瀾形成的,自己這個決定就顯得很愚蠢了,不但不能扭轉形勢,反而讓形勢更加惡化。

    另外,自己有把握抓住張燕嗎?

    北軍八營中,長水營到河西打仗去了,剩下的七營裏,於毒和苦酋都是原黑山黃巾首領,陳踐、萇弓肯定忠誠於天子,他們不會聽自己的,祭鋒是張燕的幫手之一,唯獨秦誼和張震可以調遣。秦誼和呂布的朋友,張震是張遼的弟弟,和呂布的關係也很不錯,如果把局勢說清楚了,兩個人可能會聽命於自己,但現在自己手上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張燕是叛逆,天子又在大營裏叫嚷著攻殺長安解救長公主和朝中大臣,此刻秦誼和張震無論如何不敢相信自己的推測,更不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開玩笑。

    退一步說,就算秦誼和張震願意和自己一起承擔風險,就算他們還能控製自己的軍隊,就算他們幫助自己抓住了張燕,就算北軍亂了,但張燕手中還有更多的軍隊。關中有張白騎和梁百武,關西有孫親,洛陽有吳雄和雷重,在王當和彭烈的軍隊確保洛陽外圍安全的情況下,這十萬大軍十天之內就可以先後趕到長安城下,但那時這場兵變就不再是兵變,而有可能演變成“新一代黃巾軍”傾覆大漢社稷了。

    張燕把所有的可能都預測到了,把自己所有反擊的機會都扼殺了,自己除了俯首聽命,似乎已經沒有任何辦法了。

    現在唯獨還有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那就是設法拖延出兵的時間,等待長安城中的李瑋做出對策,等待大司馬徐榮、廷尉卿鮮於輔出麵調停,等待大將軍日夜兼程趕回長安。

    秦誼掀開帳簾走了進來。

    趙雲緩緩走到他身邊,低聲問道:“你還記得當年的長安兵變嗎?”

    秦誼兩眼望著自己的戰靴,麵無表情,一言不發。

    “你知道這次要死多少人嗎?”

    秦誼的嘴角動了動,似乎想說什麽,但還是忍住了。

    “和上次長安兵變一樣,這次奉先兄還是處在風口浪尖,稍有不慎,就有全軍覆沒之禍。”趙雲的聲音冷冰冰的,在這炎熱的夏日裏,讓人不寒而栗,“上次長安兵變,奉先兄失去了夫人和孩子,這次,他不但要再次失去家人,連自己的頭顱也保不住了。”

    秦誼苦歎,“大將軍在哪?”

    趙雲搖搖頭,“他在河西戰場,距離長安有三千多裏,即使長翅膀飛也來不及了。我記的上次長安兵變,奉先兄是從武關脫險的,但這次關中所有要隘上都屯有重兵,奉先兄插翅難飛。”

    “大人,我無能為力啊。”秦誼深施一禮,無奈說道,“陛下就在中軍大帳,我雖有救呂大人之心,但無救呂大人之力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