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對關中大戰的策略是一戰決勝負,以便盡快穩定關中,迅速合圍洛陽,所以我們無論損失多大,朝廷都可以接受。”陳衛笑道,“現在韓遂大敗,高幹傾覆,關中已被我們全部控製,當務之急是迅速收降高幹的殘部,以便補充兵力,讓大軍以最快的速度攻占華陰和潼關,同時逼走韓遂拿下長安,全取三輔。”

    “朝廷本來給我們三個月時間打關中,但現在看來我們一個月內就能解決所有問題。這樣我們可以節約兩個月的糧草。這兩個月的糧草運到中原後,可以幫助大將軍拿下穎川。”陳衛信心十足地說道,“看樣子,我們今年年底前合圍洛陽應該沒有問題。”

    麴義點點頭,“我立即約見袁軍將領,督促他們盡快投降。”

    “能答應他們的條件都答應,隻要他們立刻投降。”陳衛說道,“明天早上,大軍就要向長安進發。我們現在需要時間,迫切需要時間。如果我們能在九月之前把三十萬人口全部遷到關中,我們就能實施秋種,那樣明天五月我們就能收到糧食,可以大大緩解朝廷財賦的緊張。”

    深夜,萬年城。

    陳衛匆匆返回。見到徐榮後,他把徐榮的印信和手令放到案幾上,跪倒請罪。

    戰場上的情況徐榮已經得到稟報,他知道陳衛沒有把自己的命令傳達下去,也明白陳衛的心思,他很平靜地收好印信,把手令放到燭台上燒了。

    “大人,我……”

    “你跟了我十年,我還不了解你嗎?”徐榮衝著他招招手,“坐下吧。雲天是否猜到你去戰場是代我傳令?”

    “他當然猜到了。”陳衛歎了一口氣,坐到了徐榮對麵,“損失太大了,打到最後還是讓韓遂逃了,他很痛苦,非常痛苦。”

    “他那個脾氣……”徐榮苦笑,“他年紀越來越大,脾氣也越來越大了。如果不是大將軍……”徐榮停了一下,緩緩說道,“當初,我不該稟奏朝廷,把他調到關中戰場。大將軍當時並不同意讓他指揮關中大戰。”

    “大人也有難處啊。”陳衛說道,“當初,長公主不願意讓你離開晉陽,擔心關中大戰一旦失利,對大人十分不利,但大將軍卻屢次上書,力薦大人為大軍統帥。現在看來,大將軍是對的,麴大人似乎並不能理解和忠實執行朝廷的意圖。”

    “幸運的是,此仗最終結果,還是實現了我們大戰前的目標。”徐榮欣慰地說道,“現在我們首先要搶占華陰和潼關,同時揮軍進逼長安逼走韓遂,然後我們就可以實施穩定關中之策了。”

    “大人……”陳衛鄭重地說道,“大人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包圍長安,逼降韓遂?”

    “我們沒有時間了,還是與韓遂議和,請他急速退回西涼為上策。”徐榮的口氣不容置疑。

    “大人,請你再仔細權衡一下利益得失。”陳衛勸道,“逼降韓遂,我們可以控製西疆,這對朝廷盡快穩定邊疆,全力平定天下還是有好處的。”

    “朝廷早就考慮過了,但西疆的問題太複雜,我們暫時無法解決。如其陷進西疆這個深不可測的泥潭無力自拔,還不如讓韓遂繼續控製西疆。等我們打下了洛陽,平定了天下,韓遂還拿什麽和朝廷抗衡?就算他要和我們為敵,他也打不過我們。畢竟今天的西疆和十幾年的西疆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十幾年前,西疆還有點底子,關中也還富裕,韓遂也還有不少羌人兄弟,他還能和我們周旋,但現在西疆和關中都已成了廢墟,新一代羌人不斷挑戰他的權威,韓遂已經沒有任何倚仗了。”徐榮搖手說道,“如今韓遂已經老了,他首先要為西疆的將來考慮,其次要為自己的宗族,自己的後代考慮,而西疆的門閥富豪、高門大族在韓遂實力驟減,已經無力保障他們利益的時候,也不會再擁戴和支持韓遂了,他們會迅速投靠朝廷,尋找一個更堅固更牢靠的保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