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第二個條件是討要琅琊國。琅琊國現在被臧霸占據著,但我已經歸順朝廷,是朝廷拜封的徐州牧,你必須把一個完整的徐州交給我,不能再讓臧霸繼續駐軍琅琊國。

    曹操的第三個條件是要求控製揚州的江北兩郡。江東的孫權和周瑜目前是迫於形勢,不得不低頭,等到他們把危機解除了,穩定了江東四郡,他們又要蠢蠢欲動了。他們不但想打下荊州,更想占據江北兩郡,從而取得進攻中原的有利形勢。為了把這兩個反複無常的小人困在江東,最好的辦法就是徹底打消他們占據江北兩郡的念頭。

    袁耀遵從大將軍的命令,這誰都知道。當初曹操急於占據江北兩郡,隻能和袁耀聯手,但袁耀始終是曹操的敵人,是心腹大患。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所以曹操在書信中說,如果大將軍願意召回袁耀,他可以讓袁耀帶著軍隊從徐州返回中原。袁耀離開了廬江,曹操的軍隊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占據半個廬江郡,然後以優勢兵力威脅堅守在皖城和舒城一線的江東軍,迫使他們撤出江北兩郡,從而完全控製江淮郡縣。

    李弘啞然失笑。這個曹操獅子大開口,該要的他全要。李弘讓陳好、傅幹、王淩等人就曹操提出的條件初步商議一個對策,同時耐心等待江東的回複。

    因為信件直接從徐州往返,江東的回複很快也到了行轅。孫權首先感謝朝廷拜封他為討逆將軍、揚州牧、吳城侯,然後直截了當地提出了一個合理要求,讓曹操和袁耀把九江和廬江讓出來。我是揚州牧,揚州的六個郡應該由我控製,曹操和袁耀如果繼續霸占江北兩郡,那就是謀逆之舉,大將軍應該出兵攻伐。

    李弘搖頭大笑。這個孫權果然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江東到了這種險境,他竟然還張牙舞爪,逼著曹操讓出江北兩郡。

    李弘再次召集雙方會談。這次不但毛玠和孫賁互相辱罵,就連曹仁和朱治也忍不住針鋒相對,雙方寸步不讓。李弘不想浪費時間,他借口行轅還有急事,讓傅幹、王淩和他們繼續商談。臨走時,李弘丟下一句話,琅琊國我可以讓出來,袁耀我可以召回,但江北兩郡的事你們必須盡快商量妥當,不要無限期延誤時間。

    祭鋒的迎親大禮被迫推遲。

    定陶城內的三方會談是劍拔弩張,行轅內的議事也是唇槍舌劍,大臣們各不相讓,就定都長安的事展開了激烈爭論。

    長公主定都長安之策在晉陽遇到了巨大阻力,她不得不向大將軍求援。

    大將軍保持沉默,他自始至終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六月中,大將軍派人把邯鄲的鄭玄大師和襄楷大師請到了行轅。兩位大師對朝廷有意定都長安一事早有耳聞,他們和邯鄲大學堂的很多大儒名士也私下議論過,這時聽到大將軍主動征詢意見,隨即把“五德始終說”搬了出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