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族諸王向大漢呈遞戶籍,把此次大典推向了高潮。

    自此後,胡族諸王雖然還享受諸侯王的待遇,在自己的封地享有軍政大權,但他們和他們部落族眾已經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漢子民,是真正的歸屬胡族,而不是藩屬國胡族。歸屬胡人和大漢普通百姓一樣,編戶入藉,向朝廷繳納賦稅,從服徭役。

    大典的最後一幕,當天子、長公主和大臣們站在觀禮台上,接受晉陽數萬軍民歡呼的時候,功高至偉的大將軍卻杳無蹤跡。

    第二天朝會結束後,二十幾位公卿大臣奉詔趕到鳳凰池議事。

    大臣們沉浸在昨天的歡樂氣氛裏,一個個神情興奮,就如何削弱胡族實力保持北疆持續穩定一事暢所欲言。

    中書令劉放認為,此次胡族諸王遵從朝廷旨意,依照土斷之策規定所編定的戶籍中,戶數嚴重不實,占據胡族諸部人口七成以上的奴隸全部被當成了胡族各部落貴族的私有財產沒有編戶入藉。本朝律法有規定,嚴禁買賣和殘害奴隸。光武皇帝在世之時,也曾九次下詔釋放奴隸。奴隸的存在絕對是一個隱患,朝廷應該采取各種辦法,逼迫胡族諸部貴族釋放奴隸。如果這些奴隸也能編入戶籍,將有助於朝廷對北疆的治理。

    尚書左仆射張範認為,此次胡族諸王雖然主動把自己的藩屬國地位降了下來,但他們的地位和權勢實際上並沒受到任何傷害,相反,由於胡族諸部成了歸屬胡人,他們反倒可以名正言順地向大漢朝廷要錢要糧要賑濟了。另外,就算胡族諸部貴族把自己的奴隸都釋放了,把這些奴隸都編入了大漢戶籍,但北疆和大漠貧瘠,朝廷不但征繳不到他們的賦稅,反而還要倒貼出更多的賑濟。這根本就是賠錢買麵子的事,劃不來。

    現在朝廷要求胡族諸部的貴族們把自己的兒女送到晉陽做人質,這辦法太天真了。這些人多得就是子女,一抓一大把,殺十幾個無關痛癢。用這種辦法約束不了胡人,還是想方設法削弱和製約他們手中的軍政大權為上策。

    大臣們的熱情沒有得到長公主的讚賞。

    長公主麵寒如霜,給了他們當頭一棒。

    “胡族諸王為什麽來朝拜?是因為大漢強盛嗎?是因為去年冀州大捷嗎?是因為當今天子威臨天下嗎?胡族諸王幾句阿諛奉承之辭,竟然讓你們興奮得不知天南地北,你們是不是……是不是……”長公主強忍著心中的不滿,把嘴邊刻薄尖酸的話吞了回去。

    “去年的冀州大捷並不代表我們現在有能力平定天下,你們不要太自以為是了。”長公主怒哼一聲,大聲質問道,“當你們站在觀禮台上接受萬民歡呼的時候,大將軍在哪?他在大漠,正在為北疆的穩定、為中原大戰而殫精竭慮。”

    大臣們麵顯愧色。

    長公主冷冷地看了大臣們一眼,厲聲說道:“剛才你們說得話如果傳出去,館驛裏的胡族諸王們立即就會離開晉陽。”

    “你們知道他們為什麽要來晉陽朝拜嗎?是因為大將軍,是因為大將軍要求他們來晉陽。”

    “知道他們為什麽要向大漢呈遞戶籍嗎?”

    太尉徐榮輕輕咳嗽了一聲。長公主看了他一眼,搖了搖手,“今天必須講清楚,否則他們得意忘形之下,可能壞了征戰中原的大計。”

    “朝廷要盡快平定中原,但我們的兵力不夠。大將軍曾說,中原大戰,他需要二十萬大軍。為了籌措兵力,大將軍從冀州歸來後,立刻馬不停蹄,北上大漠。”

    “大將軍要征調胡族鐵騎南下中原?”尚書陳宮臉色一變,急忙說道,“中原大戰是大漢內部的事,怎麽能征調胡騎南下?漢胡之間的仇恨延續了數百年,袁紹這些叛逆們肯定會利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大肆誣蔑朝廷和大將軍,激發叛軍鬥誌,分裂河北。漢胡世世代代的刻骨仇恨可能導會致中原戰局發生驚天逆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