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裏不僅有袁紹的家眷,還有許多軍中幕僚和將領的家眷。當初大軍接到鄴城失陷的準確消息時,有幾個幕僚、將領當時就落淚了。北疆軍如果不殺他們的家眷,他們還有可能把自己的家眷救回來,但北疆軍如果把他們的家眷都殺了,那他們就再也看不到了自己的親人了。

    “陶升這個人很可靠嗎?”荀諶又問道。

    袁紹想了一下,點點頭。早在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大將軍何進為了確立皇統,利用在冀州平叛的機會,曾秘密通過何津的關係從黑山黃巾軍借了一萬人馬,準備回京發動兵變。當時出兵相助的就是這個陶升。陶升是穎川人,黃巾首領波才的手下,參加黃巾軍前曾是穎川大豪,世代營商,和何進家頗有些交情。波才兵敗後,他帶著幾千殘兵輾轉逃到冀州,然後又逃到了黑山,自稱平漢將軍。

    “這兩年,陶升和我們屢屢交戰,彼此間仇怨很深,他不會……”荀諶遲疑了一下,沒有繼續說下去。

    “相信他不會騙我。”袁紹忐忑不安,自己安慰自己,“這次我們在淇園圍住他,不但沒有全殲他,還給了他許多好處,他應該感恩圖報,而且沒有他帶路,我們也不可能殺到黑山本屯。此事一旦泄漏出去,他將死無葬身之地,他沒有理由不幫我們。”

    荀諶放下筆,搓了搓太陽穴,小聲說道,“既然這樣,那大人還擔心什麽?靜候佳音吧。”

    邯鄲城。

    馬日磾、崔烈、袁滂、陳紀四位老大臣帶著一幫大小官吏風塵仆仆趕到邯鄲。

    主持邯鄲行轅的校尉段炫詳細介紹了冀州近況。

    馬日磾等大臣聽說黑山黃巾軍被袁紹打敗,正紛紛逃亡鄴城一帶,非常震驚。此時正是春耕播種的時候,地裏的冬小麥也即將成熟,如果被流民洗劫一空,那就是一場災難。

    “段大人,立即從邯鄲大營緊急調撥糧食到鄴城。”馬日磾斷然下令“急告孫親,開倉賑濟流民。”

    此次到冀州,馬日磾奉旨組建冀州府,主持冀州政事,他有這個權力,但段炫很為難。因為驃騎大將軍李弘沒有給他開倉賑濟流民的命令,他不敢擅自從大營調撥糧食運到鄴城。駐守鄴城的孫親沒有糧食,兩手空空,無力賑濟流民。

    “大人,大將軍目前正在率部急赴渤海郡,會合張燕將軍攻打南皮,而麴義、趙雲將軍目前正在攻打安平,這兩路大軍的糧草一天都不能斷。“段炫也毫不客氣,一口回絕,“大人,邯鄲大營的糧食,一粒都不能調運鄴城。”

    “段大人,如果大將軍今天站在這裏,他會怎麽做?”崔烈頗為氣惱地說道,“大將軍不會猶豫的,他會立即下令賑濟流民。”

    “大軍的糧草存量隻能支撐到五月中。到了五月,冬小麥開始收割,大軍的糧食正好可以接上。當初大將軍就是這麽安排的,這樣可以確保大軍連續攻擊,直到占據冀州全境。”段炫憤怒地說道,“誰知道袁紹這個混蛋竟然趁著黑山黃巾軍主力攻打兗州的時候,帶著大軍殺到了黑色黃巾軍的本屯,把幾十萬流民趕下了山。這個混蛋的目的就是要阻止我北疆大軍攻占冀州。我們不能上袁紹的當。”

    “那流民怎麽辦?把他們再趕回黑山?”馬日磾怒氣而笑,氣呼呼地問道。

    “那冀州的仗還打不打?不打了?任由公孫瓚占著河間、渤海,休養生息?”段炫反問道。

    “兩位大人不要爭了。”楊奇急忙勸道。楊奇曾是冀州牧,對安撫和賑濟流民非常有經驗。“急告典農都尉府的趙戩,還有中山、常山、趙國和巨鹿四個郡國的太守、國相,讓他們想盡一切辦法,緊急籌措一部分糧食運到邯鄲。府庫裏沒有,就讓他們到各地門閥大豪家裏去借。”

    “馬大人、崔大人,你兩位德高望重,說話有份量。”楊奇拱手對馬日磾和崔烈說道,“麻煩兩位大人急書大將軍,請他看在幾十萬流民性命的份上,暫時停止攻擊,先緩一緩,把這個危機度過去再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