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從鎧甲上看。在需要近身搏鬥的冷兵器時代,士兵裝備的堅實與否會極大地影響著軍隊整體的戰鬥力。匈奴人深諳此道,非常重視士兵的保護,他們不像中原士兵靠盾牌保護自己,而代之以更省勁、更堅固的盔甲來裝備自身,形成“盡為甲騎”、機動靈活而又龐大的匈奴騎兵。出土的匈奴頭盔繼承了北方草原的傳統,與北京昌平西周白浮木槨墓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南山根出土的東胡族青銅頭盔形製相仿,匈奴的頭盔仍為青銅質地,素麵無沿,盔頂有方鈕,兩側護耳下方有係穿帶子的小洞,兩麵開口,佩戴可不分前後。從其形製看,我們可以了解匈奴頭盔的係戴方式,同時也可體會到這樣的頭部防護在激烈的肉搏戰中對士兵所起到的良好保護作用。匈奴鎧甲比起頭盔來更少見,高勒毛都M32出土的匈奴甲殘片青銅製成,呈魚鱗狀密布,顯得非常堅實。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利用匈奴青銅甲片複原了一件匈奴鎧甲,尺寸約為65×50㎝,分前後兩片,由眾多的圓形青銅甲片組合而成。甲片之間原應用皮條連係,但皮條已腐朽,因此隻剩下甲片。

    那麽說完了遊牧騎兵,再來看看東漢步兵的裝備。

    鎧甲,普通士兵是熟牛皮製成的護住前胸背部的皮甲;高級一點是魚鱗鎧,幾千片鐵片密密麻麻的,而且是漢代士兵的最好裝備,因為鐵黑色,所以又叫“玄甲”

    說甲就不能不說盾,盾在當時更接近防禦工事而不是兵器,盾小櫓大,都是一東西,一般是木製,出土的漆盾記得兩厘米厚。蒙皮鐵盾太重,除了對抗騎兵的時候一般不用。小盾也有,叫做“鉤鑲”,據說是前麵帶有鉤子的小盾,能鎖拿敵人兵器,而且本身也有一定攻擊力。不過使用要相當技術才可以。環首刀配合鉤鑲就是長兵器的克星。不過想來這種兵也不容易訓練。 至於大盾,是先秦時吳地的比較有名,所以也叫“吳科”,屈原楚辭裏有句“……操吳戈”有人認為就是“吳科”之誤。

    關於刀劍說,環首刀的環是纏布綁在胳膊上避免掉落的。越長環首刀越難使。出土文物顯示孫吳士兵環首刀平均長度是70多CM。而蜀漢是120CM可見兩國士兵戰鬥力和鍛冶水平。長刀外還有隨身短刀,因為貼大腿掛叫“拍髀”應該算是長匕首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