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的彎彎繞繞,“秦書記知道不會說啥,人家是書記,見過大世麵的,你別盡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唐大壯恨自己口拙,說不出個所以然,又問道,“多出的糧食你準備怎麽辦?”私吞的話會激起民憤,唐知綜肯定沒那個膽兒,想到這,他臉色稍微好看了點。

    唐知綜耐人尋味的瞄了眼外邊,留了個懸念,“過段時間就知道了。”

    幾百斤糧食不是小數目,他不說,挑糧食的漢子們也會有所察覺,就幾人籮筐裏的糧食,明顯比收上來的糧食少。

    夜裏幹活按全天工分算,人們搶著要去,唐知綜做事公平,喊了兩個10多歲的小年輕,會計,李建國,以及唐老五。

    通溝渠唐老五和李建國他們在,挑糧食他們又在,不免讓人羨慕嫉妒,唐知綜解釋得清楚,“通溝渠是找不著人沒辦法才喊他們的,這次我喊他們是為表獎勵,大家夥要知道,勤快的人走到哪兒都招人喜歡,與其想想我是不是偏心,不如好好反思自己,為啥我順口就喊他們而不是喊你們。”

    唐家幾兄弟就唐老五去了,想讓人挑錯也挑不出來,況且唐知綜說的不假,李建國他們確實勤快能幹,不偷懶,沒啥好比的。

    月色清明,用不著打火把也看得清路,唐知綜走在最前,頭頂是閃爍的繁星,腳下是古老的土泥路,他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就拿了把扇子,夜裏蚊蟲多,他並不自己享受,時不時的會伸手幫大家夥扇風。

    夜裏熱氣散去還算涼爽,走出去很遠都沒聽到人說話,他想了想,猜到啥原因,放慢腳步,待和會計並肩後問他,“你有沒有發現不對勁。”

    會計正糾結這件事,就他們挑的糧食明顯不夠數,他記得出發前唐知綜鎖保管室的門半句沒提裏邊的糧食,猜測唐知綜是想私吞,或許不是私吞,他是會計,唐知綜肯定會分他不少,自己要是擱到明麵上問,其他人知道不得鬧啊。

    所以他糾結得很,怕村裏人知道後罵他和唐知綜同流合汙,合起夥騙糧食,那樣的話他會計就幹不成了。

    會計津貼不高,但他很喜歡這個工作,光鮮體麵,出門說起他是會計,誰不上前巴結他兩句啊。

    為此他內心掙紮得不行。

    這時聽唐知綜提起,他左右瞥了眼,埋著頭小聲說,“你也注意到糧食少了?是不是堆在保管室裏的糧食忘記裝了?”

    事已至此,隻有把事情往唐知綜記性不好的方向引。

    哪曉得唐知綜搖頭,會計心隨著他搖頭跟著提了起來,心跳都停止了,慌得不行,“是忘了吧?”

    唐知綜社呲牙,回眸喊後邊人跟上,待人聚攏過來後。他說道,“生產隊總共收了1630斤糧食,比我想象得要多,但我們挑的糧食加起來隻有1000斤,知道為什麽嗎?”

    其他人搖頭,根本不知道原因。

    公路坑坑窪窪,看得不太清楚,唐知綜走到後邊,和李建國並排,慢慢說道,“家家戶戶攢點糧食不容易,肯支援災區群眾實屬難得,但我身為隊長,有義務保證所有人有飯吃,我做隊長時間不長,對各家情況不太了解,防止有的人打腫臉充胖子,不得不留個後招,支援災區是好事,可量力而行就好,不能為了掙麵子害家裏人吃不飽,為啥你們要去喊蘇家人我沒答應,就是擔心日後蘇家糧食不夠吃,說是我害的,你說我擔得起這個責嗎?”

    想想也是,蘇家人本就會來事,真要到那天,不知道會鬧成啥樣子。

    “我想著1000斤糧食完全能代表咱心意了,剩下的糧食先擱保管室,過段時間我看看哪家條件不好的就分給他們點,像李奶奶,90多歲的人,交了足足70斤糧食,要我收她的糧食我良心難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