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歡喜禪音,行利他禪事;

養慈悲善心,是名真莊嚴。

【公案】

有一位女施主家境非常富有,不論是財富、地位、能力、權力甚至美麗,都沒有人能夠比得上她。可是,她不快樂,每天都是鬱鬱寡歡,連一個喜歡和她談話的人也沒有。於是,她去請教無德禪師,如何才能具有魅力,以贏得別人的喜愛。

無德禪師告訴她說:“如果你能隨時隨地和各種人相處、合作,和別人一樣有慈悲的胸懷;講一些禪話,聽一些禪音,做一些禪事,用一些禪心,就能成為有魅力的人了。”

女施主接著問:“怎麽講才叫作禪話呢?”

“所謂禪話,就是要說別人歡喜聽的話,說真實的話,說謙虛的話,說幽默的話,說利人的話。”

“禪音又是怎麽聽呢?”

“禪音就是要化一切音聲為微妙的音聲,把辱罵的音聲轉為慈悲的音聲,把毀謗的音聲轉為鼓勵的音聲,對哭鬧聲、粗聲、醜聲,你都能不介意,那就是禪音。”

“禪事該怎麽去做呢?”

“禪事就是布施的事、慈善的事、服務的事,合乎佛法,有益於社會、國家、人間的事,就是禪事。”

“禪心又是怎樣用的呢?”

“禪心就是你我一如的心,聖凡一致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普利一切的心。”

女施主此後一改富家驕氣,不再誇耀自己的財富,也不再自恃美麗,更不再盛氣淩人,待人總是謙恭有禮,體恤關懷。很快地,大家都喜歡她、親近她、讚美她,她成為最具有魅力的女施主。

禪,不是理論,而是生活。有了禪心、禪事、禪音、禪話,那真是法力無邊,自他歡喜,所到之處,大家都樂意親近。有了禪,在人人尊,在處處貴。有禪的人生,前途是無往不利的。

【思考】

1.略述最具魅力的條件有哪些。

2.何謂禪話、禪音、禪事、禪心?

3.為何說禪不是理論,而是生活?

【延伸——緇門崇行錄】

唐朝子鄰法師,父親姓範。母親王氏不信三寶,剛開始不讓子鄰法師出家,於是法師自行到東都的廣愛寺依止慶修律師出家。有一天忽然懷念雙親,返回俗家探親,這時他的父親已失明,母親也逝世三年。於是他到東嶽大帝廟,鋪設坐具,誦《法華經》,發誓要見到嶽帝,求問母親死後往生何處。

那一天晚上,法師夢見嶽帝告訴他:“您母親死後墮入地獄,現在正在受苦。”子鄰法師悲慟懇請嶽帝告訴他免除母難的方法。嶽帝說:“您可以到□山阿育王寺禮拜佛陀舍利塔,或許可以拯救她。”於是他就到□山育王塔,哀泣禮拜,拜到四萬拜時,忽然聽到有人在呼喚他,抬頭仰望空中看見母親正向他道謝:“承蒙你禮拜佛陀舍利塔的功德,我得以往生忉利天!”說完之後,就消失不見了。

目犍連孝心感動佛陀,教他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供僧救母;子鄰法師孝心感動神,教他禮塔救母。至孝通於神明,豈能不信?

——禮塔救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