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印了元禪師與蘇東坡一起在郊外散步時,看到一座馬頭觀音的石像,佛印立即合掌禮拜觀音。蘇東坡看到這種情形不解地問:“觀音本來是我們要禮拜的對象,為何他的手上與我們同樣掛著念珠而合掌念佛,觀音到底在念誰呢?”佛印禪師:“這要問你自己。”蘇東坡:“我怎知觀音手持念珠念誰?”佛印:“求人不如求己。”學佛,其實就是學自己,完成自己。

    人生時時刻刻都離不開金錢、財富的運用。有時候我們會遭遇公司財務周轉不靈、居家過日子經濟困窘,乃至農業遭受自然災害、工商企業遇到世界性的經濟不景氣。這時候應該怎麽辦?佛經講:“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世間凡事都離不開因果關係。居家經濟發生困難,或是公司經營不善,這是結果,應該找出原因。為什麽別人都有辦法在社會上順利發展,唯獨我的財務發生困難?是我工作不夠勤奮嗎?是我沒有儲蓄應急嗎?是我計劃不夠周詳嗎?是我評估有誤嗎?還是我沒有開源節流、不懂感恩惜福、缺少行善結緣呢?或者是我交友不慎嗎?是我貪心過度嗎?總之,必有一個原因使我的經濟發生困難,因此我要找出貧窮的原因。如《三世因果經》說:“有衣有食為何因,前世茶飯施貧人;無食無穿為何因,前世未施半分文。穿綢穿緞為何因,前世施衣濟僧人;相貌端嚴為何因,前世采花供佛前。”能找出今生貧窮的原因,然後加以改進,為時不晚。

    中國民間有一句諺語說“一枝草一點露”,意思是說“天無絕人之路”,一個人隻要肯勤勞奮鬥,公司經營不善,倒閉了,隻要你勤勞,擺個地攤,做個小本生意,甚至從事資源回收,也能維持基本的生存所需。所謂“爆灰還有再發熱的時候”,一個人還怕會完全沒有辦法嗎?最怕的是自己的貪欲無限,跟人計較、比較,過去貧窮的果還沒有解決,又再增加新的障礙,例如失業的人如果貪求高薪,往往更加沒有機會,自然難以東山再起。

    有個老年人在公路旁開了一家小吃店,當時正逢經濟不景氣,老人家眼力不十分好,耳朵又近乎全聾,但是他的運氣很好——說他運氣好,是因為眼力不行,所以不能看報讀書;耳朵又重聽,也難得和朋友們聊天,因此對外界的情況都不甚了解。他並不曉得經濟不景氣有多嚴重,照常幹得很起勁。他把小店的門麵漆得漂漂亮亮,在路邊豎起宣傳的招牌,讓人老遠可以聞香下馬,他店裏預備的貨色物美價廉,味道很好,常常吸引許多人不由自主地停下來在他那兒吃點東西。老人家工作十分勤奮,賺了錢把兒子送進大學讀書。兒子在學校選了經濟學課程,尤其對美國經濟的情形了如指掌。那年過聖誕節,兒子回家度假,看到店中業務仍然很興旺,就對父親說:“爸爸,這地方有點不對勁,不應該有這麽好的生意呀!瞧您的興致這樣好,仿佛外麵並沒有經濟不景氣這回事一樣。”他把經濟蕭條的前因後果費力地解說了一遍,並且說全美國的人都在拚命地節省、緊縮。老人家受到消極思想的影響,便說:“既然如此,我今年最好也不再油漆門麵了。外麵鬧恐慌,我還是省下一點錢來最好。三明治裏的肉餅應該縮小一點。再說,既然人人都沒有錢,我又何必在路邊立招牌呢?”他把各種積極的努力都停下來。後來生意果然一落千丈。當那位大學生兒子在複活節假期又回到家中,父親對他說:“孩子,我要謝謝你告訴我關於不景氣的消息,那是千真萬確的事,連我的小店也感受到了,兒啊,受大學教育實在太有用了。”故事的最後,作者戲謔地說,我們的國家也是被專家弄壞的,專家就是“專門害人家”。這個故事給我們很大一個啟示,說明正確的觀念、堅定的信心、誠信地待人、勤勞地做事都是成功立業不可少的重要條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