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出家,在經本上看到《普賢菩薩警眾偈》雲:“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不禁心頭一震,從此引以為戒,更加愛惜時間,不敢虛度。隨著弘法事業的拓展,我益形忙碌,許多人問我:為什麽要把自己的時間排得這麽緊湊?他們哪裏知道,我恨不得將一個小時當一天來使用,將一天當一年使用,將一期生命視為千生萬劫。與人相約,我不但守時赴會,不浪費別人的時間,而且能在忙碌的行程中,善用自己瑣碎的時間,很快地完成必須處理的事。

守時能使人生活不懶散,進而奮發積極;守時是對他人守信,必能獲得人和;守時是守法的基本,自能受人尊敬。有時,守時也關係到國家的安危。戰國時期征戰不休,連吃敗仗的齊景公派田穰苴將軍與寵臣莊賈領兵回擊。受景公寵愛的莊賈因驕橫狂妄,未按約定時間到達軍營,田穰苴因此將莊賈就地斬首。由此可知,守時是自古以來成敗安危的關鍵。

守時的意義有下麵四點:

第一,守時是社交的禮貌。當我們跟別人約好時間,就不能遲到。常有人約會遲到了,就振振有詞地說“因為堵車”“因為臨時有電話”“因為出門前有訪客”……這些都不是理由,“不浪費別人的時間”才是最好的理由。你已經與別人約好了時間,就不能遲到,因為這是失禮的行為。在商場,如果遲到了,會因此喪失合作的機會。

第二,守時是生活的義務。在職場上,上下班要守時,交貨、付款要守時,這是職業的基本道德。在生活中,上下飛機要守時,搭乘火車要守時,參加社會活動也要守時,這是國民基本的禮儀。學生上下學要守時,吃飯、睡覺、交作業、交試卷也要守時,這是青少年應有的學習態度。

第三,守時是領導的需要。守時就是惜時,是對他人及對自己的尊重。一個領導者要能讓部屬服從他的領導,守時是最基本的要件之一。如果領導者上班遲到,開會也遲到,如此會讓部下對他的言行不信任,甚至於也會對他的領導力產生懷疑。第四,守時是人類的文明。守時是文明進化的產物,愈是先進的國家對守時的觀念愈是注重。俗語說“時間就是金錢”,凡事講求高效率的現代,守時已是做人處世、交際往來的重要課題。在分秒必爭、講究服務的今日,守時已是代表信用、重視顧客,以及對他人尊重的行為表現。

時間可以成就一個人,成功的秘訣在於守時,有時間觀念,這是一種信用。

·佛光菜根譚·

懂得利用時間的人,便是懂得永恒的智者;

懂得利用空間的人,便是懂得無邊的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