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段是柔軟的,但人的脊骨是堅硬的,做人不但雙肩要能擔當責任,而且脊背要豎直挺立。古來多少人“人窮誌不窮”,多少人“打落牙齒和血吞”,多少人“不屈不撓,艱苦奮鬥”,他們就是為了樹立自己的骨氣。東晉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就是他的骨氣。宋朝文天祥兵敗被俘,他寧死不降,元朝為成就他的忠心,終於成就他以死保持尊嚴的心願。

氣,代表一個人的氣質、涵養。有的人容易生氣,動不動便發脾氣;有的人則充滿俠氣,與人交往講究義氣。一個容易意氣用事的人,做事血氣方剛,得意時便意氣風發,不如意時便怒氣衝天;反之,一個沉得住氣的人,處世能心平氣和,該維護正義時,又能正氣凜然。做人要爭氣,不要生氣,修行人講究道氣,做人則一定要有骨氣。如何做個“有骨氣”的人,有四點意見:

第一,身有傲骨,可殺而不可辱。一個人在自己的一生當中,有時候做人處世要帶著這麽幾分傲骨,但是不能傲慢。也就是要有自尊心,懂得自尊自重;這種有傲骨的人,所謂“士可殺而不可辱”,你可以殺死他,可以要他的命,但是你不能侮辱他,不能傷害他的尊嚴。

第二,身有奇骨,可畏而不可犯。有的人身有奇骨,這種人很特殊,你可以敬畏他,但不可以冒犯他。你尊重他,他可以為你賣命,甚至為你赴湯蹈火,他都心甘情願;但是如果你看不起他,或是冒犯他,他可能跟你拚命。

第三,身有貞骨,可鍛而不可銷。有的人屬於“三貞九烈”之士,這種人“忠貞不貳”。對於這樣的人,你可以磨煉他、訓練他;但是你不可以放棄他,不可以把他銷毀,這種人是人間的至寶。

第四,身有道骨,可佩而不可憐。有一種人非常重視自我的尊嚴、自我的道德、自我的人格。這種人你可以佩服他,但不能可憐他。你佩服他,他可能成為你的好朋友;如果你可憐他,他可能從此與你形同陌路。

所以,世間的人,應該努力培養自己的氣質,做人至少要講究有一點骨氣。有骨氣的人走到哪裏,都能受人尊重,都會被人禮敬。如果沒有骨氣,無論走到哪裏,都擺脫不了被奴役的性格,都不會受人尊重。因此,一個“有骨氣”的人,自有其不同於一般人的人格特質。

·佛光菜根譚·

耿介嚴正,用以律己;忠厚義氣,用以待人;

真誠勤勉,用以任事;慈悲發心,用以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