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18歲時,我見到心中仰慕已久的太虛大師,遂情不自禁地趨前向他合掌頂禮,他含笑回應了幾句“好!好!好!”就走了過去,我卻在當下決心要一輩子“好”下去。於是,我開始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我不斷反省平日的思想舉止,我一絲不苟地演練佛門行儀,我孜孜不倦地讀誦佛學典籍,這一切的努力,無非是希望一生都不要辜負了太虛大師向我說的幾個“好”字。

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希望全國人民做最好的國民;做長官的人,也要求全公司的員工都做最好的職員;學校的老師,希望大家做最好的學生;家庭裏的父母,也要兒女做最好的子孫。其實,不要從上麵要求下麵,應該全體平等一致,每個人都要求“做最好的自己”。

怎樣做最好的自己呢?

一、要從善如流。做人要做好自己,一定不能自以為是,執著自大,應該從善如流,凡事擇其善者而從之,如不善者應改之。現在所謂自由民主時代,更應該順應民意,隨順大眾;眾人所善者善之,眾人所惡者惡之。但是如果眾人不善,為了做好自己,也要有道德勇氣。

二、要與人為善。做好自己不是自己有才、有能就算數,做好自己要“與人為善”,如佛光山的信條“給人歡喜,給人方便”,就是與人為善。此外,諸如辦教育,提升社會素質;共修活動,加強人心的淨化,這都是與人為善。社會一旦獲得改善、淨化,我們生活其間,自然就能與眾共享其樂。

三、要慈悲處眾。所謂做好自己,即自己要有德行、要有慈心,要能悲天憫人,不可以用權勢、計較跟人相處,最好在處人時,以慈悲為原則。所謂“慈能與樂,悲能拔苦”,你能對人“拔苦與樂”,他人怎會不歡迎你呢?

四、要進退有禮。現在的人,不受人歡迎,往往都是因為欠缺禮貌。跟人拜訪,事先不知會,做了不速之客;跟人講話,不懂簡單明了,一再重複,囉唆冗長,讓人聽了厭煩。所以,人從出生以後,要有家教,走入社會就有社教;家教、社教好的人,所謂“進退有禮”,自能獲得別人的好感。

五、要聰明靈巧。跟人相處,眼看耳聽,隨時要懂得情況,明白該說什麽、該做什麽,表現聰明靈巧,自然受人歡迎。

六、要行儀端莊。我們的行為,要能莊重,該說的時候說,該做的時候做,講話音量不宜太過大聲,行為不可太過狂野,所謂行儀莊重,動止安詳,才能從容處世。

七、要明理善良。一個人要讓人對你有好感,必須讓人覺得你很明理、很善良,自能贏得好人緣。所以做人寧可沒有智慧、學問,但不能不明理:世間可無財無勢,但不能不善良。明理善良的人,才是最好的自己。

八、要積極樂觀。每天生活要積極,要不斷求進步;每天心情要保持樂觀開朗,不可以愁眉苦臉,讓人見了心煩。積極進步的人,前途才有所為;樂觀開朗的人,才容易與人相處。所以要把自己做好,積極樂觀不能少。

做人,不必要求別人做到最好,自己做到最好才重要。己不正,如何正人?己不善,如何善人?所以以上八點,不妨試之。

·佛光菜根譚·

學律儀,要融入社會,包容世界;

學技術,要百般藝能,利人利事;

學慈悲,要關懷體貼,互相尊重;

學佛法,要禪淨戒律,共生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