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蘇格拉底在臨終時猶念念不忘欠了鄰人一隻雞無法償還。直至今日,沒有人批評蘇格拉底的貧窮,反而稱道他是一位坦然率真的哲人。統一全印度的阿育王向小沙彌賠罪,自古以來,沒有人恥笑阿育王道歉,反而同聲讚美他勇於認錯的美德。所以,認錯不但不會失去自己的身份,反而能贏得更多的尊重。隻可惜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奧妙,行事強橫,不肯低頭,最後自己成了最大的輸家。

沒有人喜歡犯錯,但是犯錯並不全然都是壞事,因為人之大善,在於知過能改,能夠力求改正,錯誤反而會是成功的奠基石。認錯也不一定是下對上的關係,有時父母對子女、老師對學生、老板對夥計,乃至長官對下屬,若能勇於認錯,人際必定溫馨祥和,美妙無比。認錯有四點好處:

第一,受人敬重。曆史上,大禹“聞過則拜”,所以為人尊敬;曆代君主如漢武帝、康熙等,曾下詔罪己,而為後人稱歎。認錯不但不會貶低自己的身份,反而會贏得更多的尊重。可惜的是,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奧妙,行事強橫,不肯低頭,最後成了最大的輸家。

第二,提升向上。佛教十分注重認錯的修持,有各種懺悔法門,借由這些法門,可以自淨其意、向上提升。犯錯而知悔改,能夠長養內心清淨的種子,能與真理相應、與正法感應道交,提升生命向上的力量。

第三,認清自我。人如果沒有時時自我省察,認清自己的長短缺失,很容易得意忘形而失敗。好比項羽不認錯,自刎於烏江,臨終前還喊著:“天亡我也!天亡我也!”反觀劉邦和曹操,因為聽從諫言,改正過失,而成就霸業。人的成敗得失關鍵,與能否認錯有密切關係,能夠認清自己,改變錯誤、習氣,修身修德,才有美好的未來。

第四,身心改造。我們常常為了保護自己、推卸責任而與人爭吵,其實,認錯未必是輸,認錯不但表現個人修養,反省自己,改造自己,甚至化暴戾為祥和。現在科技講“基因改造”,吾人在無明愚癡中也應力求“身心改造”,才能根本解決煩惱。

賢能的人不以無過為貴,因為人會從錯誤中成長。《萬善同歸集》雲:“諸福中,懺悔為最,除大障故,獲大善故。”智者改過遷善,愚者文過飾非,能夠勇於認錯的人,進步得快;若凡事覺得自己有理,死不認錯,隻能原地踏步,甚至退步了。因此,認錯有以上四點好處。

·佛光菜根譚·

推諉,阻礙一切進步;

擔當,成就一切事功;

強辯,招來一切非議;

認錯,化解一切責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