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山禪師在洗澡的時候,因為水太熱,就呼喊弟子提桶冷水來加。一位弟子提了桶冷水來,將熱水加涼了,便順手把剩下的水倒掉。禪師不悅地說:“你怎麽如此浪費?世間不管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用處,隻是大小價值不同而已,你卻如此輕易地將剩下的水倒掉。你要知道即使是一滴水,如果把它澆到花草樹木上,不僅花草樹木喜歡,水本身也不失其價值,為什麽要白白浪費呢?”弟子聽了以後若有所悟,於是將自己的法名改為“滴水”,這就是後來非常受人尊重的“滴水和尚”。

很多人常說“人才難得”,從國家到社會的大小團體,都希望征求人才。人才並沒有特別的標誌,人才也不是長有一隻角、三隻眼睛、四個耳朵,才叫人才;人才更不一定講話的聲音比較大,或是走路能騰雲駕霧。所以人才者,和我們一樣,人才就在我們身邊。隻是“世有伯樂,而後有千裏馬”,你不是伯樂,如何能有千裏馬呢?

張良、韓信,算不算人才?諸葛孔明、魏徵,算不算人才?人才,先要看我們“識才”嗎?“用才”嗎?能識才、用才,才會有人才。

什麽是人才?茲有“八義”提供參考:

一、有計劃而又能執行的人。在佛教而言,人才就是要“行解並重”,所謂“知行合一”,才能成為“福慧雙修”的人才。

二、有信用而又懂因緣的人。“信用”為本,“因緣”為助;有本有助,自然能相得益彰,就會發揮人才的力量了。

三、有身教而又有魅力的人。外在的身教俱全,內在的影響力自然發揮;能內外一如,還怕不是人才嗎?

四、有專業而又肯發心的人。“專業”使人具有了基本的能力,“發心”讓人有了發展的動力;有能力又有動力,兩相配合,自然就是一個人才。

五、有服務而又有熱誠的人。“服務”是利人,“熱誠”是自利;具有利他、利己的精神與力量,怎麽不是人才?

六、有才華而又肯助人的人。有“才華”是他的本錢,肯“助人”是他肯結人緣;資本具足,人緣又豐富,怎麽不成為人才呢?

七、有創意而又有恒心的人。“創意”是求新,不墨守成規,站在時代的前端,不斷更新;“恒心”,就是有持久力。一個具備恒心、毅力,而又不斷求新、求變、求進步的人,事業上能有這種人領導,何患無成?

八、有人望而又肯行善的人。有“人望”,這是道德行儀,為人所知;肯“行善”,這是普利社會大眾的慈心悲願。既已眾望所歸,又能再行善事,這種人還不算是人才嗎?

以上所說的八種人才,其實“天生我材必有用”,任何人隻要有好的機會、好的場所、好的因緣,給予信任、給予授權、給予鼓勵、給予資本,再加上具備以上“人才”的條件,還怕不能有所發揮嗎?

·佛光菜根譚·

發掘人才是靠人,而非製度;

統領大眾靠製度,而非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