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做模特兒的美國小姐,在車禍中雙腿受傷了,當她離開醫院時,必須整天依賴輪椅行動。後來感於輪椅使用不便,便請托兩位工程技術師朋友改良輪椅,同時發心推廣給殘障者同享便利。在兩三年中,她的輪椅開發公司成為加州創業成長最快的公司。美國小姐由人人羨慕的模特兒成了殘障者,再改變自己的人生,成為企業家,這一連串生命遭遇需要無限的信心、耐心與定力。

人到世間來,注定了就是要麵對各種挑戰。從兒童時期開始,必須接受同伴的挑戰、環境的挑戰、生活的挑戰,乃至自我身體、心理的挑戰等。人的一生,要接受的挑戰數不勝數。試舉如下:

一、麵對苦難的挑戰。在佛經裏有謂“三苦七難”,“三苦”是苦苦(苦受)、壞苦(樂受)、行苦(不苦不樂受)。“七難”依《法華經》說,就是火難、水難、羅刹難、刀杖難、鬼難、枷鎖難、怨賊難。這些都是人生所不希望遇到的苦難,但是苦難之魔往往主動找上門來。當我們無法躲避時,要如何降伏這些磨難呢?雖然《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說,觀世音菩薩能夠救苦救難,但我們總不能把苦難都推給觀世音菩薩,讓菩薩做我們的保鏢,我們一定要訓練自己,成為能麵對苦難的觀世音。所謂“苦”,對有忍耐力的人而言,不算一回事;所謂“難”,在一個能勇敢奮鬥的人麵前,也是能夠克服的。總之,苦難來了,不能坐以待斃,必須以忍的智慧來認識、化解,則苦難自能銷聲匿跡。

二、麵對逆境的挑戰。人生經常會遇到一些不順心的逆境,必須以堅定的信心、毅力去迎戰。就如讀書“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必須以恒心來對治,如果“一日曝之,十日寒之”,當然一事無成。語雲“逆境來時順境因”,有逆境,必須經得起逆境的考驗,必須勇敢向逆境挑戰,前途才會順利,事業才能成功。一般人創業,難免會遇到經濟周轉不靈,或是人情因緣不具,或是身體病痛等問題。有了逆境不是問題,問題在於自己有沒有力量去克服,隻要自己有勇氣,能夠克服逆境,那麽逆境不也能成為順境嗎?

三、麵對疾病的挑戰。俗語說:“人吃五穀,哪能不生災?”其實,人自呱呱墜地,一聲“苦啊”來到這個世間,從喝奶開始,就會有疾病。所以一般兒童醫院、婦女醫院、各個專科醫院等,都是為病人而設,可見人生的疾病之多。有了疾病,如何從中超脫出來?根據一些病患的經驗,大部分的疾病,不一定要靠醫藥治療,有時候通過運動、生活正常、注意飲食、心情開朗等方式來治療,功效不差於醫院。所以如果身體有所不適時,自己要做自己的醫生,要自我檢查,是辛勞過度呢?是受了風寒呢?是暴飲暴食呢?是飲食不合呢?自己找出原因,隻要把患病的因祛除,自然就不會有生病的結果。

四、麵對貧窮的挑戰。在很多逆境當中,貧窮是一個比較麻煩的逆境。因為有的人用力氣解除貧窮,但是你沒有力氣;有的人用智慧改善生活,但是你沒有智慧;有的人用能力改變困苦的日子,但是你沒有能力。盡管如此,也不能坐以等待貧窮之神來把你打垮,因為貧窮並非不能改變。很多家財萬貫的富翁,當初不也是經過貧窮的過程?假如把他們的經驗拿來自我實踐,必然有所改進。例如,有的人用勞力勤奮工作,有的人用智慧投資創業,有的人無貪,從小本生意做起。麵對貧窮的逆境,有時候一個念頭、一件小生意,或是家人的一句建議,都可能改善,甚至自己的一時心血來潮,可能就悟到改進貧窮的方法,可見貧窮不是定型,而是可以改變的。

·佛光菜根譚·

偉大艱巨的工作,皆由堅持忍耐而完成;

光明燦爛的前途,皆由精進不懈而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