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5歲受戒時備受諸苦。一到了戒場,戒師先找戒子問話審核。第一個戒師問我:“是誰要你來受戒的?”“是老師要我來的。”“難道老師不叫你來受戒,你就不來了嗎?”說罷,一連串的楊柳枝如雨點般落在頭上。到了第二個戒師那裏,他又問同樣的問題。因為有了第一次的經驗,於是答道:“是我自己要來的。”沒想到“啪!啪!啪!”腦門上又是一陣痛楚。“可惡啊!老師沒叫你來,你竟然膽敢自己跑來!”第三個戒師還是問先前的問題。這回經驗豐富,所以畢恭畢敬地答道:“是我自己發心來,師父也叫我來的。”自以為這個答案應該很圓滿,結果——“你這麽滑頭!”當然接著少不了一頓狠打。頂著一腦子亂冒的金星,來到最後一位戒師的位子前麵,我沒等他問話,直接就將頭伸了過去,說道:“老師慈悲,您要打就打吧!”

    古老的建築,門框下方貼近地麵的部位都會設一條橫木,稱為“門檻”,高約五寸,但也有的高達一尺以上,我們就說這一戶人家門檻很高。

    門檻高的宅第代表富貴,代表家世顯赫。隻是現代化的建築都講究“無障礙”空間,所以門檻已經不適用於今日。不過,現代社會、人間諸事,也有很多的門檻,於此一談。

    一、留學的門檻是才智。莘莘學子想要跨出留學的門檻,到世界各大名校留學讀書,首先要有學業的基礎,甚至要能通曉外文,經過國家考試認可,取得留學資格,同時獲得報考學校的錄取,如此即可出國留學,展開專業學術的研究。留學生涯,有的一待就是十年八年,好不容易才能取得一個學位。通過留學的門檻就是才智出眾,因此青年學生莫不競相留學,以便能躍登龍門,成為國家的學人。

    二、就業的門檻是能力。完成學業的青年,接著就是忙著就業,就業又是人生的另一個門檻。跨過就業的門檻,找到工作,這不但要學業好,還要能力強。一般留學生在國外的名校畢業,學有專精,回到祖國後,就此展現能力。有的服務於工商企業,有的投身於教育學術,有的從事政經文化,乃至在外交、內政上各憑所學,各領風騷。就算跨過了就業的門檻,能力重要,人緣更重要。這個時候就要廣結善緣,要學習與人相處,要講究服務品質,要能獲得長官的信賴,以及同事的推崇,工作成績有表現,如此能力才算是真正派上了用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