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這樣啊……”小貝勒明白自己是誤會了。不過這麽以暴製暴真的好嗎?小貝勒也想不太明白,但是在習慣了用拳頭說話的野小子們當中,這或許確實是最容易見效的方法吧。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少年們沿著各自的軌跡成長,精神世界當中有些地方逐漸成熟,有些地方仍舊懵懂。小何已經成為他所在地區年輕一代中最有名的混子大哥,不過和小貝勒仍然還是很要好的朋友。

    高三那年的秋天,小何忽然對小貝勒說:“我想好了,我要統一西三環沿線。”

    “你燒糊塗啦!?”小貝勒大驚。

    當時小何的勢力範圍在西三環靠北,確實已經聲勢不小。然而西三環是什麽概念?南段都已經進入豐台區了,沿線的成名大混子無數,一幫十七八歲的小混混即使實力再強,想要把廣闊地麵上這些人都收服,絕對是一件比飛蛾撲火還要作死的事。

    “你別誤會,我沒傻到以為自己能對付那麽多老炮兒,我說統一,隻是想把沿線十幾歲的小混混全都拿下。”

    這聽著還靠譜點兒……“但是你明年就上大學的人了,還整這個?真想當職業混子?”

    “沒有,這事兒結了我就收山。”

    “那你圖什麽……”

    “我有個幼稚的念想,”小何認真地說,“歲數大的混子我打不動,可他們騷擾初中生的也少,對比較小的規矩孩子來說,隻有那種半大不大的小流氓最可惡。我想至少在自己還有能力影響到的時候,讓那些本分上學的小孩都能踏踏實實的。隻要這事兒完成了,那之後兩年就算我不經常出現,對這邊的小混混也還是能有震懾力的。”

    當時本想勸阻他的小貝勒,確實被這句話打動了。

    除了這份追求難能可貴之外,客觀分析,如果隻是對付年輕小流氓的話,小何的構想似乎倒也不算太狂妄。那段時期從西三環北端的理工大學開始,一直到中段的翠微路公主墳地區,有不少小混子團夥都已經在惡戰之後被小何收服;也有些少年混混大哥雖然比較強悍但作風相對正派,而且還算是熟人,對小何即使沒有明確支持但也不會阻撓,比如魏公村的英哥和花園橋的大明。用戰略遊戲的概念說,以上基本屬於壓製統一和聯盟統一的狀態。

    再向南,是蓮花橋和金家村地段,這兒肯定又需要硬打一仗了。

    這一帶的少年老大叫盧鍋兒,這人不是羅鍋兒,為什麽有這個怪外號不得而知,名號雖然比較趣怪,然而是個十分凶狠的角色。這主兒當時據說才十六歲多點兒,卻已是手下眾多,把那一帶幾個學校的學生欺負了一個遍,最近有個無端被他醉酒毆打的學生正好是小何好朋友的堂弟,這就給了小何開戰的理由。

    “這一仗要打得他抬不起頭來!”小何說。

    “這樣的人未必能服軟,如果你把他打趴下,可他就是一直嘴硬到底,你該怎麽辦?”小貝勒問。有些地痞流氓品行雖差但是骨頭很硬,小貝勒見過不少這樣的。

    “我想過這事兒,”小何說,“所以我說開戰的意思不是針對他一個,而是要打垮他們那一幫,要讓他手下那些人知道有比他們老大更凶的人存在,讓他們以後不敢再跟著盧鍋兒欺負人!”

    話說到這裏,小貝勒從心情上已經很支持小何了,也希望能夠參與一把湊個數看看熱鬧。可是那段時間小貝勒有一堆演出要趕場,結果錯過了開戰的正日子,直到那一戰的次日才知道原來昨天已經打完了。

    小何當時動員的兄弟有二十多人,分為兩組,為這次戰役他們打出了三天的預算時間。

    小何的戰術安排是,每天下午隊伍在蓮花橋附近集結後,先派出斥候探查盧鍋兒的動向,等到確認盧鍋兒及其主要手下一起出現,並且停留在小何預先找好的幾個戰場——戰場的條件是不容易很快被居民或者警察幹預的地點——這時由第一組先展開攻勢,開打一分鍾後第二組分兩個方向從對方身後殺入戰場,就可以將敵軍一鼓而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