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樹木在大自然整體生態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和佛教也一直保持著密切的關係。

    佛教創立之初並沒有寺院,佛陀帶領著弟子們沿途行化,森林成為出家人的棲息場所。僧侶們早晨從山林走到村落,或托缽乞食,或遊行說法,晚上又回到山林,在樹下禪觀冥思,精勤修道。

    後來佛陀帶領弟子們到靈鷲山的茂林翠竹中修習,摩竭陀國的頻婆娑羅王親率大臣趕往靈鷲山,向佛陀請法,並在迦蘭陀竹林營建精舍,供養佛陀,使僧團能長期安住和弘法,佛教才開始有了寺院。

    過去印度的僧眾,大多住在都城郊外幽靜的林地裏,所以僧眾居住的地方,即以“蘭若”稱之。蘭若,梵雲阿蘭若,是指無諍的閑靜處。《釋氏要覽》卷一裏敘述《寶雲經》曾雲:“獨靜無人,不為惱亂,乞食易得,非遠非近,多諸林木華果,清淨美水,龕室安穩。”《智度論》雲:“遠離處最近二裏,能遠益善,去村一拘盧舍。”也就是靠近村莊不遠,有花草樹木、清淨流水的地方。

    佛陀非常肯定山林生活的意義,因為樹林能幫助修道者達到身心的寧靜,易於耕植智慧的種子,所以體驗森林生活,對修道者智慧的顯現和開展有很大的助益。

    中國則多以“叢林”稱寺院。經典中對“叢林”一語的解釋頗多,如《大智度論》卷三記載,僧眾和合居住於一處,猶如大樹聚集的叢林,故以之為喻;《大莊嚴經論》說眾僧是勝智的叢林;根據《禪林寶訓音義》的說法,“叢林”二字是取其草木不亂生長之意,表示其中有規矩法度。一般又以芳香的栴檀樹林比喻佛門龍象所住的清靜森林,所以又稱栴檀林。另外,《大乘義章》卷十三記載,叢林能生智慧、神通等功德,所以又稱功德叢林。《中峰本禪師語錄·東語西話》雲:“世稱叢林者,蓋取喻於草木也,法道之所寄,材器之所從出焉。”

    佛陀說:“依雪山上,有大高廣之樹,五事長大:一、根不移動;二、皮極厚大;三、枝節遠蔭;四、靡所不覆;五、葉極茂盛。”意思是善知識如山,有廣大茂密的樹林可庇蔭我們成長。因此,古來在森林中也孕育了無數的高僧大德。

    唐代大梅法常禪師在浙江餘姚南方七十裏處層巒疊翠的大梅山下,築有一間簡陋茅蓬,四周翠鬆環抱,寧靜安詳。茅舍前有一水池,池中荷葉田田,荷花挺立,飄送淡淡幽香。於此,大梅法常禪師曾寫下一首詩偈:

    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鬆花食有餘。

    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舍入深居。

    在《增一阿含經》中,佛陀也開示世人,種植華果樹木,能使人清涼,功德也會日夜增長。《毘尼母經》卷五說:“若比丘為三寶種三種樹:一者果樹,二者花樹,三者葉樹,此但有福無過。”所以種樹除了美化環境之用,也是佛門的修行之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