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裏記載著這麽一段有趣的故事:釋迦牟尼佛在講經的時候,出廣長舌相,聲音震動無量世界,傳送極遠。弟子當中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不相信,懷疑佛陀的音聲不可能傳到那麽遙遠的地方,便想一探究竟,於是利用神通飛到十億佛土以外的佛國。在那麽遠的佛國裏,世自在王如來正在說法。就在這時候,有一聽眾忽然從身上抓到一樣東西,驚叫道:“我身上怎麽會有一條小毛蟲呢?”

    世自在王如來說:“那不是小毛蟲,那是從娑婆世界來的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目犍連。”世自在王如來於是對目犍連開示道:“諸佛的威德不是聲聞弟子所可以比擬的,也不是用神通所能探測的。”從此以後,目犍連就非常相信虛空中確實有無量世界,也確實有無量諸佛。

    我們生活的宇宙空間,究竟有多大?

    數千年來,人們一直以為地球便是宇宙的中心,人類位居世界之首。直到1543年,波蘭科學家哥白尼在其著作《天體運行論》中,才首度提出了太陽位於宇宙中心,地球隻是太陽係九個行星之一的說法。到了1610年,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從其自製的望遠鏡觀察星河,更證實了哥白尼的學說。

    如今我們早已知道,我們所在的地球隻是太陽係幾大行星之一,而太陽係也隻是銀河係千萬個星係中的一個。更進一步,1924年,美國天文學家赫伯研究證明,仙女座的大漩渦星雲位於我們銀河係之外,而它本身也是一個與銀河係相似的星係,這是現代對宇宙整體觀察研究的開始。

    後來的天文學家發現,星係顯然是宇宙結構上的單位,正如同星球是星係結構上的一個單位。宇宙之中包含了無窮無盡的星係,它們在太空中散布之遠,即使是目前最大的望遠鏡也無法達到其界限。更直觀一點來說,根據現代科學家研究的結果,我們所生存的地球麵積隻有太陽的一百三十萬分之一,換句話說,太陽是地球的130萬倍大,而在遼闊的虛空之中,一個銀河係就大約有2000億個太陽,宇宙裏的銀河係又多達幾百萬個,如此一想,可知宇宙的浩瀚深廣,真是無可比擬。

    佛經中常說虛空、法界、重重無盡、無量無邊,其實也正好印證了今日天文學家所發現的:宇宙中充滿了無量無數的銀河係、太陽係、星雲團、天河、星球等。當我們仰望夜空,看見無數星星散布天空,感覺上它們是同時存在於天空,事實並非如此。這些星星與我們的距離,有的幾十光年,有的幾萬光年,有的甚至幾百萬、幾千萬光年,它們所發出的光,同樣也是幾十、幾萬、幾百萬、幾千萬光年之後才到達我們這裏。因此,我們看到的星星是來自不同“年代”,有的星星可能已經不存在,現有的星星則要幾百萬年之後才看得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