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成道之初,即為眾生開示八種轉凡成聖,通向涅槃解脫的正確修行方法,稱為“八正道”,分別是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如果能依此八正道修行,就能克服煩惱,獲得安樂。身處現代化的社會,做人處事,經常會遇到許多問題,在此也提供“新八正道”,作為行事的方向準則:

第一,發心

發心的人,表示富有;貪心的人,表示貧窮。尤其發心是肯定自己的最大力量。地上髒了,我發心掃地;房間亂了,我發心整理。你有困難,我發心幫你把工作完成,你有急難,我發心助你一臂之力。發心,表示我有力量承擔、去完成事情,內涵、意義、品質就都不一樣了。

第二,思維

文章要組織思維,才能完成;畫作也要布局思維,才能呈現。思維是行動前的重要功課,思維是驅動實踐的主要力量,你思維要做什麽,就會朝那個方向去付出努力。因此,我們要自我訓練正確的思維,能夠正確思維會意,做事才能靈巧,做人才能通達。

第三,安住

小鳥有巢可住,烏龜有殼可住,有人身住高樓不能安心,也有人蝸居丈室不覺簡陋,到底人安住在哪裏?世間人把自己住在聲色貨利裏,住在功名權力裏,這些外在的東西,時刻都在變異,哪裏能叫人安住?慈航法師說:“隻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人若能肯定自己,自覺心安,不被五欲六塵的境界牽著鼻子走,那麽管它東西南北,心自然能安住了。

第四,滿足

人的欲望無窮無盡,在這世間,大家爭求著財富、名色、自我的欲樂,對欲樂中隱藏的痛苦經常無法克服,也無法舍離。滿足,正可以幫助我們升華欲望、轉化欲望。有一顆滿足的心,吃飯,不一定要山珍海味,睡覺,不一定要高廣大床,人我之間,也不一定要你爭我奪,徒生嫌隙。一個滿足的人,就不會為欲望牽累,身心自然獲得自在。

風起了,浪也跟著起了;風動了,幡也跟著動了;我們的心起舞、波動,生活也會紛紛擾擾、坐立不安。如何有個正道安全行走?以上這四個方法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