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做事講究原則,做人也要講究原則;一個人如果沒有原則,所謂“見異思遷”,經常變來變去,則朋友不願與你共處,同儕不願與你共事。尤其居上位的人,如果沒有原則,朝令夕改,則百姓無所適從;師長如果沒有原則,是非不明,則令學生無所依循;父母如果沒有原則,賞罰不分,則令兒女無以學習。因此,我們要怎樣堅持原則呢?如何將所堅持的原則發揮到最高的價值呢?有四點意見:

第一,不因利害而放棄原則

有一些人,剛開始的時候很講究原則,不過到了利害當頭,他就隻顧利益,不顧道義。這種因利害而放棄原則的人,往往無義、無信,別人自然也不會願意和他交往。

第二,不因得失而放棄原則

有的人,成功有所得時,他就講究原則,失敗有所失,他就放棄原則。人,不能以成敗來論英雄,也不是以得失來講人格。因此,無論得失,一定要堅持原則,這樣的人才能受人尊重。

第三,不因親疏而放棄原則

有的人,因為你和我是至親好友,我就不和你堅持原則,一切都很好說話,都很容易過關。假如你和我的關係疏遠,沒有交情,我就對你百般刁難,不跟你合作。這種人私心太重,不容易有成就,所以,真正成功的人,不因親疏而改變原則。

第四,不因有無而放棄原則

有的人,身在其位時,這個也講原則,那個也講原則;一旦卸任,身份改變了,他便放棄原則,不再堅持原則。其實“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是自然的道理,但是人生有許多做人做事的原則,這是不變的,所以,不應以有無而改變做人的原則,這才是做人應該堅持的最大原則。

原則,是代表一個人的信用;原則,是代表一個人的人格;原則,是代表一個人的道德。做人要堅持原則,這是非常要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