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國式管理,實際上我們都是在講人,這是中國式管理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人性管理。人性管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是隻理不管。管與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更是兩個不同的層次。

    理:看得起,有麵子

    什麽叫作“隻理不管”

    管理,一個是管,一個是理,兩者層次不一。相比較而言,會管的人經驗不夠,方法不足;會理的人比較老到,比較有內涵。管理者要理,但不要管;管理者可以管事,不可以管人。

    因為中國人的文化是天大、地大,人也大,怎麽能管呢?你管他,他嘴巴上說“好”“是”,但他心裏就是不服。在他看來,你管他,就表示你比他大,他要聽你的,那樣一來,他就很沒麵子。

    所以,得人心者昌。管理者不要讓他人心裏不愉快—一個人心裏麵不愉快,就會覺得沒有麵子。

    在歐美各國,麵子就是臉,臉就是麵子,二者都是face,沒有差別。在中國,麵子和臉的關係比較複雜。很多時候,臉是臉,麵子是麵子。但也有時候,二者含義相近。比如,不要臉和不要麵子。一個中國人要是不要臉了,那就糟糕了—不要臉就是不講理;不要麵子,就更糟糕。在不少中國人看來,要麵子要到不要臉的地步是對的,這是要麵子要到了極致。

    其實,一個人一定要講理,不講理就是不要臉,不要臉的人,我們就不能用“隻理不管”的方法來對待他了。

    麵子是情,臉是理

    中國人愛麵子,從好的方麵解釋,是重視榮譽的表現,沒什麽不好。因為管理上的若幹措施之所以能夠收到相當的效果,關鍵在於使人有榮譽感。

    從壞的方麵解釋,則是愛慕虛榮的表現,嚴重時,往往導致“愛麵子愛到不要臉的地步”,那就本末倒置了。換句話說,愛麵子愛到不丟臉的程度就合理;愛麵子愛到合理的界限,才是合情合理的。

    我們麵對的是要麵子的人,你值得我們給你麵子,我們就會給你麵子。我們做事情沒有目的的情況很少,我們給你麵子我們是有目的的:你好好給我們幹,這樣我們理你才有意思;我們給你麵子,你不好好幹,我們就翻臉了。

    要理人管事

    掌握好管理的尺度

    有人問我,管理者該如何去掌握管理的尺度?怎麽能做到又要理他,又要不管他呢?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人要翻臉,但不能翻臉太快。如果一個人翻臉像翻書一樣,那所有的人都不理他了。

    問詢者:“你剛才挨老板罵了?”

    年輕人:“是。”

    問詢者:“他罵你什麽了?”

    年輕人:“我不知道。”

    問話的人覺得很奇怪:“他罵你那麽久,你都不知道他罵你什麽?”

    年輕人很無奈:“我就看到他的嘴巴一直一張一合的,我什麽都沒聽,管他呢。”

    罵人是最沒有用的,罵人是傷害自己的事情,對別人一點好處都沒有。一個會翻臉的人不大會罵人,他隻用臉色顯示就足夠了。人都會翻臉,但還是要提示,提示幾次都不行再翻臉,提示過對方,你翻臉的時候,他不會怨你,你就成功了。所以,會帶人的人,基本上是用臉色來暗示對方的,他不會用言語去罵對方(如圖2-1所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