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遠大師緩緩跪倒與少林門前,滿眼肅穆,看著牌匾上“少林寺”三個古樸飽經風霜的大字,虔誠的叩首,再叩首,三叩首,雙手合十,口中默默念道:“少林罪人覺遠,乞求佛祖庇護少林百年基業……”

    逍遙和花生不禁受到覺遠大師所舉感染,肅穆在側。

    少林寺門前兩棵千年古柏,蔥翠繁茂,陽光下,投出兩行長長、窄窄、變形的樹影延伸過門前台階,沉默在少林寺內的沉重之中。覺遠大師、逍遙、花生以及幾名少林弟子的影子,落在地上,指向一個方向。

    覺遠大師起身,再向少林寺躬身一拜……

    “隨老衲走吧……”覺遠大師緩步踏上門前台階。

    台階並沒有多高,並沒有多少層,隻不過幾步而已,但覺遠大師走的卻異常的沉穩和緩慢,仿似為了等到走這幾步,已然等了數不清了年月了。

    逍遙和花生在覺遠大師之後,緩步進了少林寺內……

    少林寺內,莊嚴肅穆,有條不紊,每有經過僧侶見到覺遠大師,必當雙手合十躬身行禮道:“見過掌門方丈。”覺遠大師必然躬身還禮。花生左顧右盼,心中暗暗稱讚,“少林寺果然氣派……隻是這房舍,是有些舊了……”

    來不及細細觀賞少林寺內各處,覺遠大師便引著逍遙和花生走向少林寺藏經閣。

    古樸沉重的藏經之所,藏就了多少武林人士夢寐所求的武學典籍,除了藏經閣中守護之僧外,無人得知。

    少林寺達摩堂首座行癡大師、羅漢堂首座行嗔大師、少林寺“四大金剛”玄苦大師、玄集大師、玄滅大師、玄道大師,守護藏經閣的僧人玄清大師,以及一眾少林寺中輩分極高的大師、少林弟子,已然在藏經閣前等候。

    “見過掌門方丈。”眾人行禮齊聲道。

    “諸位久等了。”覺遠大師還禮道,“今日對我少林乃是極為重要的日子,因為一樣東西,重新回還我少林寺了。”說罷,覺遠大師從身上取出逍遙交還與他的那本《易筋經》,雙手捧著經書,極為莊重,躬身緩步向前,仿似那本經文的重量不輕。

    覺遠大師緩步行至藏經閣守經僧玄清大師身前,緩緩跪倒在玄清大師身前,奉上《易筋經》,開口道:“請大師重收此經入閣,少林罪人覺遠替悔過弟子行顛奉還經書。”

    玄清大師雙目微顫,蒼白雙眉下垂,垂垂老朽之年還能再見得《易筋經》重回少林寺藏經閣,玄清大師心中分外激動感慨,雙手穩穩接過覺遠大師奉上的《易筋經》,捧在手心,躬身舉過頭頂,分外敬重……

    一眾少林大師、少林弟子紛紛躬身,雙手合十,嘴中念著經文。

    那年,玄清大師還沒這般的垂垂老矣,覺遠大師正值壯年,也是那年,行顛和尚從少林寺藏經閣強取《易筋經》絕塵而去,隻留下望著絕塵的覺遠大師和玄清大師,默默無語……

    多年後,玄清大師已然這般垂垂老矣,覺遠大師已近暮年;同因這本《易筋經》經書蹉跎多年的二人,共同看著經書的回歸。

    玄清大師許是年是過高,緩步走進藏經閣的身子略微顫抖,身後兩名藏經閣小僧趕忙想去攙扶玄清大師,卻被玄清大師搖頭謝絕……玄清大師沉穩緩步,一步一步走進藏經閣內,哪怕是閉著眼睛,玄清大師也知道該怎麽走、走到何處。

    一眾少林中人都安靜的看著玄清大師緩慢而沉穩的步子,一步,一步,再一步。

    玄清大師走到那個再熟悉不過的位置,緩緩伸手,揭開放在那處的那木匣子,那木匣子已經空空如也許多年了。

    玄清大師將經書緩緩放進木匣子內,緩緩閉上木匣子,將木匣子緩緩放回原位。

    木匣子的蓋子上,依稀可辨三個字:易筋經。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