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弘祖聽了點點頭,也學著逍遙剛才的神情和語氣答道:“嗯,我記下了。”

    徐弘祖重新背上行李,緩緩走出這座小廟,轉身又看了看四處的一切,看了看站在不遠處正注視著自己的自在道長和逍遙,向他們兩個揮揮手告別,既然轉身,一身逍遙,下山去了。

    自在道長摸著逍遙的腦袋,緩緩說道:“還疼嗎?”

    “不疼了。”逍遙答道,抬頭看著自在道長。

    “嗯,不疼了就好,下次要疼了就跟我講。”自在道長緩緩說著,心有所想:等逍遙再長大些了,我就要下山去尋找華羽的蹤跡。

    “回去吧。”自在道長緩緩說道,逍遙點點頭,兩人走回到廟中。

    逍遙心中默默的念叨著:“徐霞客,是我在這個世界上見到的第三人我會永遠記得那對我說的話的。”

    附:

    徐霞客從他二十二歲開始,一直到五十六歲逝世,他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過的。徐霞客在完全沒有政府資助的情況下,先後遊曆了江蘇、安徽、浙江、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十六個省。東到浙江的普陀山,西到雲南的騰衝,南到廣西南寧一帶,北至河北薊縣的盤山,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更可貴的是,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主要是靠徒步跋涉,連騎馬乘船都很少,還經常自己背著行李趕路。他尋訪的地方,多是荒涼的窮鄉僻壤,或是人跡罕見的邊疆地區。他不避風雨,不怕虎狼,與長風為伍,與雲霧為伴,以野果充饑,以清泉解渴。他幾次遇到生命危險,出生入死,嚐盡了旅途的艱辛。徐霞客在跋涉一天之後,無論多麽疲勞,無論在什麽地方住宿,他都堅持把自己考察的收獲記錄下來。他寫下的遊記有二百四十多萬字,可惜大多失散了。留下來的經過後人整理成書,就是著名的《徐霞客遊記》。這部書四十多萬字,是把科學和文學溶合在一起的一大“奇書”。

    徐霞客最後一次出遊是在1636年,那時他已五十一歲了。這次他主要遊曆了我國的西南地區,一直到達中緬交界的騰越(今雲南騰衝),至1640年重新返回家鄉。他回鄉不久就病倒了。他在病中還翻看自己收集的岩石標本。臨死前,他手裏還緊緊的握著考察中帶回的兩塊石頭。

    徐霞客的一生大多時間都在遊曆中,雖然辛異常,但可以想象,徐霞客是很開心的,因為他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樣的人生,自然是很開心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