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種狀況有所了解之後,在對中國團隊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領導者應該注意在短時間內對團隊成員提出建立高度歸屬感的要求是沒有必要的,實現起來難度很大。

    歸屬感來自於依附感

    在中國式團隊中試圖凝聚出歸屬感,最好的辦法應該是讓團隊的成員從形成依附感開始,再逐漸地實現向歸屬感的轉變。依附感與歸屬感都能夠在團隊內部形成某種程度的向心力,在團隊成員與團隊本身之間建立起一種連接關係。不同之處在於,歸屬感就是我屬於你,我屬於組織,我不會脫離;依附感是說你給我好處,我會依附在你身上,沒有好處我會跑,這種關係不能持久。

    歸屬感與依附感,一個是持久的,一個是不一定持久。由於產生歸屬感難以產生,所以在對中國式團隊進行管理的時候,團隊領導應該首先設定團隊成員與團隊本身的連接關係在初始階段是不夠持久和穩固的,這樣才能將團隊成員聚集起來。

    企業與國家不同。國家對人民是沒有權利選擇的,人一出生,哪怕是個殘疾人,也要照顧他,因為他是你的國民。而企業則有權利選擇,構成企業團隊的成員都是經過篩選而聚集起來的誌同道合的人。企業若是放棄此項權利,讓並非誌同道合的人,甚至破壞分子進來任職,等於有門而不知設防,有人而各行其道,不但難以管理,而且不容易持續生存。

    企業團隊的成員所共同秉承的“誌”和“道”,實際上對於企業而言就是其經營理念。當你要成立一家企業的時候,要把自己的經營理念確定下來,再去找誌同道合的人,這樣企業才會正常發展,否則的話,隻是烏合之眾。

    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令世界刮目相看,我們靠的是什麽?美國式的管理,德國式的管理?都不是。有一句話是世界公認的,就是現代化管理如果要有效果的話,一定要跟當地的文化相結合。在中國,你帶領的是中國式團隊,你的管理一定要符合中國的文化,你的經營理念一定要有中國特色。當中國經濟快速成長的時候,當代的企業家要想在曆史上留名,必須創造出一個可以代表中國特色的團隊,否則賺再多的錢,也是枉然。

    確立經營理念,即回答“企業存在的理由是什麽”。如果企業隻是為了賺錢而存在,那你的企業不會長久,世界上有成就的企業沒有一家是為賺錢而存在的。對於初創的企業而言,創立者需要圍繞這個問題形成自己明確的答案和思路,以此來作為組合企業團隊、吸引團隊成員的依據。而對於已經成立的企業來說,領導則隻能通過基層調研的方式,依據對經營理念調研的結果來判斷組織力所處的水平和狀態。

    具體的做法是,把所有的幹部找來,給他們每個人一張紙,讓他們寫出本公司為什麽而存在。你會發現這些幹部寫出來的答案都是不同的,那麽就知道這個團隊沒有共識。當你發現自己的團隊已形成某種程度的共識後,就要以經營理念去整合大家,以便達成完全的共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